元代佛教,一般是指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工271)十一月建国号曰大元,到元惠宗妥欢帖睦尔至正二十八年(1368)八月而亡的九十七年间的佛教.而元代五台山佛教则要从世祖即位以前谈起。这是因为西藏名僧八思巴于蒙哥汗七年(1257)至五台山,标志着喇嘛教的传人,使五台山成了汉、满、蒙、藏、土等多民族思想文化交融的地方,也使五台山成了中华各民族的共同宝山.五台山是文殊道场,文殊菩萨是东方各民族的共同信仰.因此,尊祟文殊信仰,重视五台山的佛教,正确处理青庙、黄庙关系,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安定社会秩序,增进海峡两岸友好情谊,都有深远意义。
第一节 元代诸帝与五台山
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姓奇涯温,睿宗皇帝第四于,母曰庄圣太后,怯烈氏,妃为弘吉刺氏.公元1260一1294年在位.嚷元史。释老志》曰;"释老之教,行乎中国也,千数百年,而其盛衰,每系乎时君之好恶。......元兴,崇尚释氏。"世祖于万机之暇,自持数珠,课诵施食.曾谓群臣曰:"朕以本觉无二真心治天下,如观海东青取天鹅心无二.故自有天下,寺院田产二税尽蠲免之,并令缁侣安心办道。"世祖带头祟尚释氏,弘扬佛教。因此,以后诸帝莫不倾仰释氏,护持佛教。世祖曾问帝师曰。造寺建塔有何功德?师曰;福荫大干。"元代诸帝尊崇佛教,就是为了求佛"保佑",延年益寿,永享帝祚,福荫子孙,维护大元帝国的封建统治.因此,有元一代,造寺建塔,度僧作佛事,乃至帝后皇亲受戒、受法,以为常例。公元1260年,忽必烈继承大汗位,改元中统,首先大敕天下,普度僧尼,封八思巴为帝师,赐玉印,命统领天下释教.至元元年(1264),建立僧官制度,设置总制院,令国师掌管全国佛教及吐蓍(今西藏)地区行政事务。又设会度僧,登座受秘密戒。西藏政教合一自此开始,帝师享有很大权益."元代帝师之盛,不可与昔同语"。至元二年(1265),又以德业选僧为州郡僧录判、正副都纲等官,且于各路设三学讲、三禅会,使僧徒安心办道。举办佛事,为国祝釐.世祖釐在位三十五年,就在吴天寺、中都、太庙、琼花岛、大都、五台、万寿山等地,设会斋僧,诵经念佛,作大佛事五十余次。到至元二十八年(1291)之时.全国就有寺院四万二千三百一十八区,僧尼二十一万三千一百四十八人,释迦如来真身舍利宝塔一十九所。由于世祖佞佛敬僧,又禁全国军民干扰寺庙,还蠲免了僧寺徭赋。遂使元代佛教迅速发展起来.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为文殊菩萨道场。《文殊经>云,若人闻此五台山名,入五台山,取五台山石,踏五台山地,此人超四果圣人,为近无上菩萨者。五台山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一些奇异的自然现象。奇异的自然现象得不到科学的解释,佛教僧徒就说成是菩萨显灵。于是,五台山也就成了神秘的灵山圣地。元世祖忽必烈曾向拣坛主云;"何处为最上福田?回奏云. 清凉.帝云。 真佛境界,乃建五大寺为世福田。鉴于元世祖尊崇佛教,信仰文殊,又把五台山看成是"真佛境界"、"最上福田",所以世祖倾仰五台,眷想灵峰。至元元年(1264)就曾诏曰;"朕眷仰灵峰.大圣所宅。清修之士,冥赞化机。官民人等,不得侵暴。""次年,造经一藏,敕送台山善住院,令僧披阅,为福邦民,十二佛刹,皆为葺新"台山佛教受到朝廷保护,台山寺宇得到帝王葺新,台山僧人诵经念佛,为福邦民,台山佛教于是兴盛。至元九年(1272)春,世祖又"敕燕王遣使持香幡祠岳渎、后土、五台山兴国寺"。由于世祖崇佛敬僧,蠲免赋税,经常供养菩萨,将僧人置于百姓之上,遂使徭繁赋重的百姓纷纷遁人空门。《元史。世祖七》卷十载:至元十六年五月,"五台僧人多匿逃奴及逋赋之民"。世祖为了纯洁僧尼队伍,避免减少国家经济收入,即"敕西京宜慰司、按察司搜索"逐离,还俗为民。同年六月,又令"五台山作佛事",为国祈福.世祖祟佛建寺,敕赐僧人,大作佛事,耗费了国家不少人力、物力、财力。因此,曾引起一些大臣的劝阻。至元二十年(工283)三月,御史台臣上疏曰:"平滦造船,五台山造寺伐木,及南城新建寺,凡役四万人,乞罢之。"但是佞佛的世祖,不管人民死活,又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命"西僧监臧宛思哥等作佛事于大殿、寝殿、万寿山、五台山等寺,凡三十三会",旨在诵经念佛,求佛"保佑"。这是元代佛教的一个特点。元成宗铁木耳(1265一1307),世祖之孙,裕宗真金第三子,母曰徽仁裕圣皇后,弘吉烈氏。公元1294一1307年在位。在位期间,遵循世祖成宪,崇佛敬僧。建寺幸山,敕赐金帑,大作佛事,祈福祐祚。《佛祖统纪》卷四十八指出:世祖"尝以五台绝境,欲为佛寺而未果"。成宗继志建寺,于元贞元年(1295)"闰四月,丙午,为皇太后建佛寺于五台山,以前工部尚书涅只为将作院使,领工部事;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使宋德柔为工部尚书,董其役。以大都、保定、真定、平阳、太原、大同、河间、大名、顺德、广平十路,应其所需",支援建寺。元贞二年(1296),成宗皇"帝幸台山",瞻礼圣容,崇佛敬僧,大加礼重""大元皇太后三诏不赴"的华严菩萨正顺。《清凉山志》卷五还说:是年,成宗"敕建万圣祐国寺"。其实,讹也.万圣祐国寺的始建是在元贞元年(1295)。《凉国敏慧公神道碑》明确指出:"元贞元年,建万圣枯国寺于五台。" "大德元年(1297)春正月",为皇太后于五台山所建寺院成,皇太局"为兆民祈福"而"幸五台山"。是时,万圣佑国寺也成。成宗皇帝还诏洛阳白马寺的释源宗主真觉国师为其开山第一代住持。可见,万圣佑国寺的品级之高。成宗皇帝秉承]仕祖遗志,为了感谢皇太后的养育之恩和祈福安民,在五台山大肆兴建寺庙,其所需资财,令由山西、河北两省十路(府)供给,还令前工部尚书涅只为将作院使,领工监造,工部尚书宋德柔督促供应人力、物力、财力。可见,五台佛事工程之大,资材之巨,规格之高。因此,引起监察御史李元礼的上疏切谏。疏曰:"伏见五台创建寺宇,土木既兴,工匠夫役,不下数万,附近数路州县,供亿烦重,男女废耕织,百物踊贵,民有不聊生者矣。"又说:"伏闻太后亲临五台,布施金帑,广资福利,其不可行者有五......。伏愿中路回辕,端居深宫,给以养德,静以颐神,上以循先皇后之懿范,次以尽圣天子之孝心,下以慰元元之望。为此,则不祈福而福至矣。"李元礼虽然指出了兴佛建寺,幸山赐僧,给人民群众带来的严重负担,但是,事与愿违,五台山佛寺已成,徽仁裕圣皇太后也朝拜了五台山的圣容。可见.,成宗佞佛并不逊于世祖。元武宗海山(1281一1311),顺宗答刺麻八刺之长子,母曰兴圣皇太后,弘吉刺氏。公元1307-1311年在位。武宗继承富有大业,益加崇敬佛教,恩宠台山。大德十一年(1307)即位,八月十四日就敕"建佛阁于五台寺"。同年十一月下,又"建佛寺于五台山"。为了将五台山的佛寺早日建成,至大元年(1308)二月十四日,武宗曾令"发军千五百人修五台山佛寺",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皇太后又。造寺于五台山,摘军六千五百人供其役".至大三年(工310)春正月,再次增派军卒工匠,"营五台山寺,役工匠千四百人,军三千五百人"。前后参加营造五台佛寺的施工人数达到12900。这是五台山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一个庞然大数。足见五台山建寺工程的浩大。在修建五台山佛寺期间,武宗之母和皇太子都至五台朝山拜佛,督促检查工程进展情况。至大二年(工309)正月,"太后幸五台山作佛事,诏高丽王璋从之"。太后,即是顺宗昭献元圣皇后,答(已)(己),弘吉刺氏,为武宗及仁宗之母。王璋即高丽王子,世祖附马。由于昭献皇后有历佐三朝之功,所以武宗为其建寺祈福,临幸作佛事,不吝资材,耗费巨亿.武宗对上尽孝,对下祈佛保佑。同年二月九日,还令"皇太子幸五台佛寺"。武宗对于自己的亲属如此,对于皇亲国舅也关怀备至。《清凉山志》卷三云。"元主招真觉信明人燕京,赐座殿庭,应对称旨。命贵戚从师受菩萨戒,授以僧统之秩。"真觉大师是五台山的律宗名僧,武宗诏其为贵戚受戒,授以僧统,显然是对五台山佛教的恩宠、敬仰和重视。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工285-1320),顺宗次子,武宗之弟,母曰兴圣太后,弘吉刺氏。公元1311一1320年在位。仁宗皇帝,天性慈孝,聪明恭俭,通达儒术,妙悟释典,曾曰;"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切.尸儒释并运,注重治国安民。"皇庆元年(1312)三月,戊申,置五台寺济民局,秩从五品"。济贫拔苦,安定社会秩序。维护五台佛教,注重发展寺院经济。延祐三年(1316)冬十月,二十一日,又"救五台灵麓寺置铁冶提举司",开采铁矿,经营企业,开了寺院经营工矿企业的先河。为元代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延祐二年(1315)夏天,"皇妹大长公主,游礼五顶.见大圆光中有七级浮图"。由于仁宗皇帝维护五台山佛教。因此,皇亲贵戚也至台山礼拜文殊菩萨。元英宗硕德八刺(1303-1323),仁宗嫡子,母曰庄懿慈圣皇后,弘育刺氏.公元1320一1323年在位,英宗皇帝本性刚明,绳武成宪,也是尊祟佛教,关心台山。延拈七年(1320)三月即位,九月即"禁五台山樵采".保护了五台山的森林植被,维护了五台山的自然景观。至治二年(工322)五月十七日。英宗从燕京起身,"车驾幸五台山。六月丁卯朔,车驾至五台山,禁扈从宿卫,毋践民禾"。英宗朝山拜佛,瞻仰圣容,观礼英迹。"至王子寺,有感,敕重修葺。是年复建普门寺"。至治三年(1323)夏四月,又"救京师万安、庆寿、圣安、普庆四寺,扬子江金山寺、五台山万圣佑国寺.作水陆佛事七昼夜。英宗皇帝也像梁武帝萧衍一样,于流水、净地施食有情、普济群灵,作水陆道场,修无上功德,求佛保祐。可见,英宗也是一个佞佛皇帝。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1276一工328),裕宗嫡孙,显宗甘麻刺之长于。大德六年(工302)袭封晋王,镇守北边.五台境系晋王封地,又是喇嘛盛行之区。因此,帝对五台圣境,早存敬仰之心,遂于泰定二年(1325)二月,"敕建殊祥寺于五台山,赐田三百顷".元代兴建的寺院,规定每寺住僧三百,朝廷又将大量土地赐给寺院。据大略统计,自祖中统二年(1261)到至正七年(1347),总共赐给寺田三千二百八十六万一千亩。元代五台山新建、重建寺院还有大圆照寺、普恩寺、铁瓦寺、寿宁寺、西寿宁寺、护国寺、金灯寺、望海寺、温泉寺、石塔寺、清源寺等。若按每寺住僧三百,寺寺都有田产计算,足见五台山僧人之众,田产之多,到了何等程度。元代五台山的寺院不仅拥有田产,还开设当铺、旅馆等等,经营工商业,遂使元代五台山的寺院经济畸形发展。这就为元代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兴盛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元文宗图帖睦尔(1304一1332),武宗次子,母曰文献昭圣皇后,唐兀氏。公元1328一1332年在位。文宗致和元年(工328)九月即位,十一月就"作佛事于五台寺",祈福安民,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文宗佞佛,相信佛会保祐自己。因此,又于至顺元年(1330)五月二十九日,"遣使诣五台山作佛事"。次年四月丙午,又"命西僧于五台及雾灵山作佛事各一月,为皇子古纳答刺(意为功德贤)祈福。以粮五万石赈粜京师贫民"。"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播"。文宗皇帝崇佛敬僧,在位仅仅五年,就在台山大作佛事三次。推而广之,可想耗费了不少民脂民膏,致使人民群众饥寒交迫,背井离乡,但他还是粜粮于民,美其名曰赈济贫民。元代九帝一主,就有七帝尊崇佛教,倾仰台山,于此造塔建寺,赐田开矿,布施金币,大作佛事,求佛保佑。这就大大促进了五台山佛教的兴盛发展。
第二节 护法大臣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玉泉居士,为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尚书右丞耶律履的儿子。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生于中都燕京(今北京),因其父"取《左氏》之楚虽有材,晋实用之"。故以为名。楚材三岁丧父,由其母亲抚育成人。"十三学诗书",十七试进士,"所对独优,遂辟为掾"。二十四岁,金章宗授开州同知.次年,蒙古大军南下,围攻燕京,金廷迁都汴梁(今开封),楚材留守燕京,辟为左右司员外郎。公元1215年,燕京陷落。公元工218年,成吉思汗闻其学行,善于占,遂诏见之。成吉思汗见其身长八尺,美髯宏声,才气横溢,对答如流,遂雪元与辽、金世仇,留之左右,以咨询问,且呼为"吾图撒合里",即长髯人也.公元工219年,楚材随同成吉思汗西征。此后八、九年间,一直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重臣谋士。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逝世。冬季,楚材奉诏搜索经籍回到燕京。公元1229年,窝阔台继承大汗,定都和林(今蒙古库伦西南)。公元1231年,楚材被命为中书令。蒙古乃真马后三年(1244),耶律楚材逝世。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吁铸遵照遗嘱将其遗体运回燕京,安葬在玉泉山麓雍山(今万寿山)。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赠经国议制寅亮佐运功臣、太师、上柱国,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耶律楚材生于一个汉化了的契丹贵族家庭,从小耳聪目明,过目成诵,博览群书,尤通经史,成年以后,还是"笃于好学,不舍昼夜,昼则属官,夜则屑私。凡星历、医卜、杂算、内算、音律、儒释、异国之事,无不通究"。迁,冰岩老人王邻赞曰:"夫文章天下之公,其言赋者自以与贾、马争丽,则言诗者自以与李、杜争光焰,逞词藻者不让苏、黄,恃歌词者辄轻吴、蔡,以至气衡云霄而莫肯相下。及其较量长短,探赜妍丑。得其全者鲜矣,压人望者鲜矣。"耶律楚材禀性聪明,博学多能,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位著名学者,著作有《西游录和嫂湛然居士文集(以下简称《文集》)。藏书有"古今书画、金石、遗文数卷"。其中耶律俨的《辽实录》,是研究辽史的重要文献资料。这是耶律楚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巨大贡献.耶律楚材是元代的一位开国名相,事成吉思汗、窝阀台、乃真马后三十余年。虽处相位,伹其主管的不过是文化教育和汉地的税收工作,至于军事、大政方针,与他无干.他以"君子之学道也,非为己也,吾君尧舜之君,吾民尧舜之民,此其志也.使一夫一妇不被尧舜之泽者,君子耻诸"的忧国忧民思想,披着"美冀中书、白衣居士"的外衣,冒着"从他抹粉施朱。一任安名立字。的疑义,运用"手中玉廖震霄音。说尽人间无限事"的清谈方法,还是提出了一系列有积极意义的政治主张。他反对裂土分民的分封制,主张设5Z州郡长官,军民分治,反汉地为牧场,主张实行赋税制度,反对屠城掠寺,残害生灵,反对苛捐杂税,主张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反对奴役汉族知识分子,主张开科取士,任用儒臣。他那《陈时务十策)中的。信赏罚,正名分,给倖禄,官功臣,考殿最,均科差,选工匠,务农桑,定土贡,制漕运"等政治经济措施,都较切于时务,深得民心。从而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改变了落后的生产关系,医治了连年战争的创伤,使中国北方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发展.从而也为元代重建高度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取得了初步成效,且为以后忽必烈推行以汉治汉建立大元帝国奠定了坚实差础。因此说,耶律楚材是元初少数民族中的一位有胆略的政治家.耶律楚材还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芳郭无名人在(文集.后序》中说;"观居士之所为,迹释而心儒,名释而实儒,言释而行儒,术释而治儒。"陈垣先生在哎耶律楚材父子信仰之异趣》中又说,"耶律楚材信仰佛教,排斥道教。"今人谢方在《文集。前言)中则说.楚材把"尊儒抑佛说成是行权,其实正是他的思想本质。"而王国维在《耶律文正公年谱余记中又说.楚材对。于祥学所得最深,然其所用以佐蒙古窍天下者皆儒术也。公对儒者则唱以儒治国,以佛治心之说。而《寄万松老人书》则又自谓此语为行权。然予谓致《万松净一书亦未始非公之行权也。公虽洞达佛理.而其性格实与儒家近,其毅然以天下生民为己任,古之士大夫学佛者。绝未见有此种气象,古所谓墨名而行儒者,公之谓欤]"又湛然居士的师父万松行秀说."自古公侯,承禀宗师,明白四知,亦无若此者。......世谓佛法可以治心不可以治国,证之于湛然正心修身家肥国治之明效,吾门显决,何愧于《大学净之篇哉》。上述五人关于湛然思想的观点。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谈的,所以各执一是,且有相互抵悟之处.本文试从湛然居士与儒释道的关系加以考查,兹述如下三教根源本自同 愚人迷执强西东。这两句诗是耶律楚材对于儒佛道三救的根本观点。儒J佛、道三救是我国长期流行的三大宗教。儒救、道教是我国囱有的宗教,佛教是由印度传来的宗教.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分别是儒、道、佛三教的三大祖师。楚材说,"圣人设教立化,虽权实不同,会归其极,莫不得中.凡流下士,惟务求奇好异,以眩耳目中庸之为德也,民鲜久矣者,良以此夫!吾夫子云.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老氏亦谓。下士闻道大笑之;释典云:无为小乘人说大乘法。三圣之说不谋而同者,何哉?盖道者易知易行,非掀天拆地、翻海移山之诡诞也。所以难倌难行耳。举世好乎异,罔执厥中,举世求乎难,弗行厥易。致使异端邪说,乱雅夺朱,而人莫能辨。"楚材认为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三位圣人,立教化人,虽然权实不同,但是"会归其极,莫不得中"。他认为"真如颇与《羲易》同","可信重玄也似禅",主张三教同源,试图以"中"调和三教。之所以有异端邪说,乱雅夺朱行为,就是由于举世好乎异,举世求乎难,弗行厥易,罔执厥中之故。在《题西庵归一堂》中又说;"三圣真元本自同,随时应物立宗风。道儒表里明坟典,佛祖权宜透色空。曲士寡闻能异议,达人大观解相融。"显然,中即真元。真元源于《二程遗书》,是不可聚成散灭的、独立存在的能够派生物质性的气的本原,犹如朱熹说的能够生气、寓于气中之"理"。可见,耶律楚材受到程朱理学影响尤大。在《寄赵元帅书》中,楚材进一步指出三教之用。他说:"吾夫子之道治天下,老氏之道养性,释氏之道修心,此古今之通议也。舍此以往,皆异端耳."其它"杨朱、墨翟、田骈、许行之术,孔氏之邪也,西域九十六种,此方毗卢、糖、瓢、白经、香会之徒,释氏之邪也;全真、大道、混元、太乙、三张左道之术,老氏之邪也。至于黄白金丹导引服饵之属,是皆方技之异端,亦非伯阳之正道"。楚材尊崇圣教,维护正道,批判异端邪说,且以释氏之道修心,老氏之道养性,夫子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他对儒释道三教的基本观点。殷周礼乐真予事 唐舜规模本素心耶律楚材从小生长在一个仕宦家庭。父亲耶律履曾以文章行义受知于金世宗,擢为翰林待制.又迁礼部侍郎。章宗即位,以定策功,进礼部尚书、参知政事,终于尚书:有丞。母亲杨氏,为名士县之女。长兄辨才为奉国上将军、武庙署令,次兄善才为龙虎上将军、工部尚书。父亲精通术数,尤遼《太玄》母亲知书识礼,诲育有方,楚材从小受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读书做官"教育,使他从小就对尧、舜、周、孔、孟子、朱熹顶礼膜拜。"殷周礼乐真予事,唐舜规模本素心",就是他的平生所愿。当他走一仕途道路之时,血气方刚,雄心勃勃,试图以儒术治天下。但是时移世迁,成吉思汗并不重用儒生。他慷慨陈词,"当年西域未知名,四海无人识晋卿",功名未立不为慊。仁义能行亦足荣。此理幽微人不识,莫言儒道拙谋生"。只好叹息无遇伯乐。在《用前韵感事二首》中更加表达了他那忧道忧仁之心.他说:"学术忠义两无用,道之将丧予忧惶。唯思仁义济苍生,岂为珍馐列方丈。安得光明依日月,功名未立头如雪。"楚虽有材,蒙不任用,只好潜龙于田,等待机缘,"昔年学道宗夫子,盈科后追如流水。忘忧乐道志不二,守穷待变变则通。泽民致主本予志,素愿未酬予恐惶。否塞未能交上下,何日亨通变爻象。流落遐荒淹岁月,赢得飘萧双羹雪。"楚材身在西域,飘流异乡,虽为成吉思汗谋士,但是重其占,军国大政无权干涉。不能推行他的孔盂之道,儒士治国,所以忧心仲忡。但他相信否极泰来,因此在忧寂之中,仍然致力于经史研究。"兵革虽开创,《诗》《书>)何可忘","经术勿疏废,笔砚当可亲。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推行他的儒术治国。公元1227年,"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崩于灵州。同年冬季,楚材奉诏搜索经籍,驰传至京,感到时来运转,儒术可行矣]遂在晨和李德修韵》中说:"衣冠师古承殷辂,历日随时建夏寅。厚德深仁施万世,巍然一代典谟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①他昼思夜想的"殷周礼乐"将要施行时,感到英大欣慰。公元1229年,太宗即位,他以定策立仪之功,获得"真社稷臣"赞誉。他说."熙朝龟卜符千亿,圣主龙飞第一年。至道变通皆有数,浮生富贵本由天。"否极泰来,至道变通,即刻试图推行儒道。"仁义且图扶孔盂,纵横安肯效秦仪.行看尧舜泽天下,万国咸宁庶绩熙"。是年,他的挚友王巨川于灰烬之中草创宜圣庙,且以二月八日串诸士大夫释而奠之.诸儒相贺日。"可谓吾道有光矣2"是曰,还有四众奉迎释迦遗像行城,欢声沸沸。楚材亦预其礼,并作诗曰."多士云奔奠上下,释迦遗像亦行城.旌幢错落休迷色,钟磐铿锵岂在声。宜父素心施有政,能仁深意契无生.儒流释于无相讽,礼乐因缘尽假名。"楚材尊儒,亦与祟佛.这是因为"穷理尽性英尚佛法,济世安民无如孔教",用我必行周孔教,舍予不负万松轩"之故。公元1230年,太宗将要南伐,军需宜有所资。楚材奏请窝阔台批准任用十路课税使,每路正副使各二人,全部都用儒生,如陈时可(陈秀玉)、赵防、刘中(刘用之)、刘桓等等,当任用儒生担任十路课税使取得很大效益时候,太宗感到楚材能使国用充足,遂提中书令.楚材乘机进宫;"天下虽得之马上,不可以马上治。"他又宣扬周孔之教,大讲"治弓尚须用弓匠,为天下者岂可不用治天下匠。的道理,说明任用儒士文臣的重要性。又于攻取汴粱之时,遣使人城索取孔子五十一代孙元措袭封衛圣公.并收留散亡的礼乐人等。及取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人,使宣释九经,进讲东宫,又串大臣子孙执经讲义,了解圣人之道。还于燕京设置编修所,平阳设置经籍所。大兴文治之风."一扇儒风佛曰明.舍生从此乐余生。高人编筒寻长味,衲于林泉称野情.见道谷绵充腹藏,喜闻流散集京城","天皇有意用吾儒。四海钦风尽读书。可爱风流贤太守,天山创起仲尼居".楚材看到各地盖起了孔庙。朝廷用起了儒生,全国推行了儒术.四海读起了儒书,感到莫大欣慰。欣慰之余.他又为了使孔孟之道代代相传,延续下去。不仅办起学堂,培养接班人,还向世荣乞六经,劝导子铸穷三《传)。尊儒学孔,继承周礼.他说."远袭周孔风,近遣颇孟迹.优游礼乐方,造次仁义宅.继夜诵《诗书》,废时毋博弈。勤惰分龙猪,三十成骨骼。孜孜寝食废,安可忘朝夕."楚材谆谆嘱咐,救子成龙。承袭儒家大抗。可见,耶律楚材是读的儒家书,用的儒家人,行的儒家术,兴的儒家风,传的儒家救。翻腾密藏明佛日 淘汰机缘振祖风耶律楚材原来是金朝的一位儒臣,只因时移世迁投重万松门下,参究法要。沾染了满身祥味.金宜宗贞祐二年(1214年),蒙古大军南下,围攻燕京,金廷迁都汴梁.楚材兄辨才、兽才皆扈驾南渡。楚材则留在燕京.他深知蒙军兵强马壮,屠城掠物,金廷软羽无能,祸在旦夕,又知蒙古"崇尚释氏",优待救徒.为了避免国破家亡的双重损失,楚材毅然参谒方松门下.他说."予幼而喜佛,盖天性也。""昔予在京师时,禅伯甚多,惟圣安澄公和尚神气严明,育词磊落,予独重之。......及遭忧患以来,功名之心束之高阉,求祖道愈亟,遂再以前事访请圣安。圣安翻案。不然所见,予甚惑焉。圣安从容谓手云,昔公位居要地,又儒者多不谛听佛书,惟搜摘语录以资谈柄,故予不敢苦加钳锤耳!今揣君子之心,果为本分事以问予,予岂得犹袭前愆,不为苦口乎!予老矣,素不通儒,不能教子。有万松老人者,儒、释兼备,宗说精通,辩才无碍,君可见之。"山他在《戏陈秀玉并序)中说:。仆未参万松时,秀玉盛称老师之德业,尔后少得受用,皆清溪引导之力也。每欲报之,秀玉竟不一染指。"楚材在青少年时期就喜欢佛法,曾受秀玉之诱,参谒万松,但功名心切,未与参谒."及遭忧患以来,功名之心束之高阁,求祖道愈亟",才经圣安导引参谒了万松老人。楚材"即谒万松,杜绝人迹,屏斥家务,虽祁寒大暑,五日不参。焚膏继晷,废寝忘餐者几三年。误被法恩,谬膺子印,以湛然居士从源目之"。由于他潜心攻读,精究入神,受显决于万松老人,遂大会其心,尽得其道.因此,他对万松老人感恩不尽,赞扬备至。在随成吉思汗西征之中,他怀念师父,悔恨寓师太早,淘汰未精,起乳慕之念,梦见万松老人法语谆谆,故作诗寄曰;"晋师道化震清都,奔逸绝尘我不如,近日虚传三岛信,几年不得万松书。""华亭仿佛时舟,又见吾师钓直钩。只遭梦中重作梦,不知愁府更添愁。曾参活句垂青眼,未得生候已白头。楚材不仅常常思念万松老人,而且坚请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百则》。主张刊行于世,开发后学,振兴宗风。在他的坚请之下,万松老人,前后九书,间关七年,终于完成其稿。当楚材于西域见到所寄其稿时,"如醉而醒,如死而甦,踊跃欢呼。东望稽颗,再四披释,抚卷而叹曰:万松来西域矣!其片言只字,咸有指归,结款出眼,高冠古今,是为万世之楷模,非师范人天,权衡造化者孰能与于此哉!予与行宫数友,旦夕游泳于是书,如登大宝山,人华藏海,巨珍奇物,广大悉备,左逢而右遇,目富而心饫,岂可以世间语言形容其万一耶"。真是评价太高,吹得神乎其神!何为者也?《评唱天童拈古清益后录芹》云:"予参承余暇,因请万松老师评唱之,欲成三宗鼎峙之势。"原来,曹洞宗在天童正觉以下,没有杰出宗师,数传之后,法脉不甚明了。楚材为了振兴曹洞,和临济、云门成鼎峙之势,而万松行秀又"得曹洞的血脉,具云门的善巧,备临济的机锋",传曹洞青源一系的看话禅,为。宗门大匠,四海式范",是金末元初著名禅师。所以,楚材固请万松老人评唱,他也极力吹捧。耶律楚材在《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七首》中云;。翻腾密藏明佛日,淘汰机缘振祖风。"他学习佛法,钻修禅理,就是为了弘扬佛法,振兴曹洞宗风。因此,他不仅请师出动,摇旗呐喊,自己也亲自上阵,一面赞诵洞山良价,一面批判异端邪说。在《洞山五位颂》中云:"《正中偏》,十月澄江彻底冰,梅花江路破瑶英。寒斋冷坐人无寝,雪映书窗一夜明。《偏中正》:区区游子困风尘,就路还家触处真。芳草满川桃李乱,风光全似故园春。(正中来》:石女翩翩鸟道飞,渊明琴上抚冰丝。瑶歌劫外阳春曲,慢看盘中白雪词。《兼中至》; 泾谓同流无间断,华夷一统太平秋。而今水陆舟车混,何碍冰人跨火牛。《兼中到》:水穷山尽悬涯外,海角天涯云更遮。撒手转身人不识,回途随分纳些些。"洞山五位,是洞山良价的。五位君臣"说。它是曹洞宗的主要思想。所谓五位君臣是,君位为"正中偏",臣位为"偏中正",君视臣"正中来",臣向君。偏中至",君臣会"兼中到"。所谓正者,是君、是体、是空、是真、是理;所谓偏者,是臣、是用、是色、是俗、是事,所谓兼者,是正偏兼带,体用融通,非空非有、非真非俗、事亭圆融。它反映了社会上的君臣关系,哲学上的体用、空有、真俗,理事等范畴的关系。若从体用关系来看,便是体起用,用归体,体中来,体用并至,体用俱泯。显然,它的世界观是宇宙万有都从真如派生。何谓真如?他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可见,它是唯心主义观点.顺便说一下,洞山良价的《五位君臣颂》是用三句偈来解释一位。楚材则用四句诗来解释一位,别于祖训罢了。当楚材在西域看到赵君瑞所著的《头陀赋序》时,知赵君瑞崇重糠整,轻蔑释救,便大动肝火,挥毫批驳,作哎寄赵元帅书》。书曰."糠整乃释救之外道也.此曹毁像谤法,斥僧灭救,弃布施之力,杜忏悔之路,不救疾苦,败坏孝风,实伤救化之甚者也.""仆素知君为邪救所惑"。"谨撰《辨邪论)以寄之,幸披览之。蔓请涉猎藏救,稽考儒书。反复参求,其邪正之歧,不足分矣。"。或万一容纳鄙论,便请杜绝此辈,毁哎头陀赋》板以霄前非.如谓仆盲未当,则请于兹绝交."可见,楚材是站在尊崇佛教,维护佛救的立场上来批判异端邪说。捍卫佛救的纯洁性的。至于他在寄万松老人书中说的。谕及弟子有以儒治国,以佛治心之语,近乎破二作三,屈佛道从徇儒情者。此亦弟子之行权也.......以是语饵东救之庸儒。为信道之渐焉。虽然,非屈佛道也,是道不足以治心,仅能治天下,则固为遭之余滓矣!"对于这句话,有人认为不是"行权"之说。正是他的尊儒抑佛思想。我看正是他的"行权"之说,因为在寄万松老人书中还说."戴《经》云,欲治其国,行正其心,未有心正而天下不治者也。是知治天下之道为治心之所兼耳......以儒治国,以佛治心,庸儒巳切齿。谓弟子叛道忘本矣,又安足以语大道哉2"又在嫂用刘润之韵》中说."万法悉从心地起,元来祸福不由天。"显然,他又在赞佛抑儒.在和松月野衲海上人见寄二诗》中,他又说."游子痴愚莫识家,牛车远弃受羊车。汪洋渤海龙宫藏,涓漓波阀坎井蛙。迷后万言犹是少,悟来千里不为赊.丛林衲子空行脚,绕遍天涯与海涯."这里。他在耻笑小乘佛教的丛林衲于不是宣指心性,忘念俱灭,顿见真如,自成佛道,而是绕天涯海角,图空行脚修行方法。难道亦能说他是抑制佛教吗?事实上,却却相反,他在赞扬禅宗,赞扬大乘佛教。翻开《文集》一看,便知楚材赞扬佛教的诗句很多,诸如:"看尽人间万卷书,较量佛法总难如。""资生无畏济人深,便见能仁六度心。"楚材赞扬佛教,尊崇佛教,维护佛教利益,也曾一度皈依佛教,确是事实,但他不是释子,而是"予本书生,非释非糠"。"湛然稍异香山老,不学空门不学仙"。楚材本质上是儒生,对于儒、道、释三家学说来说,他是"儒门已悟如心恕,道藏能穷象帝先。似海词源涵万水,如鲦饮量吸长川"。就是博览群书,兼采各家之长。至于对儒者则唱"以儒治国,以佛治心",对于释者则唱"治天下之道为治心之所兼耳,"难道不是"元知舌上无横骨.须倌喉中有转关.唤鳖为龟人不肯,直教迦叶也眉攒"的"行权"之说吗?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圣地之一。金代之际,由于受到皇室支持、崇拜。兴建了岩山寺、万岁寺,重修了佛光等寺院,使五台山佛教也较兴盛。其时著名高僧有铁勤寺的慧洪禅师.菩萨顶的苏陀室利、万岁寺的法冲大师、清凉寺的善意大师等等。其间流行着祥宗、华严、密宗、律宗等等佛教宗派。作为万松行秀嗣法弟子的湛然居士,早就倾仰台山,作为元初开国名相的耶律楚材,也是维护台山佛教的。当元太祖(嚷清凉山志)作元世祖。讹也.)成吉思汗将要西征之际,"有司奏曰.五台等处僧徒,有能咒术、武略及有膂力者。为部兵扈从西征。楚材止之曰.释氏之高行者,必守不杀戒,奉慈忍行,故有危身不证鹅珠,守死不拔生草者。法王法令拳拳奉行,虽死不犯。用之从兵,岂有宜哉?其不循法律者,必无志行。在彼既违佛旨,在此岂忠王事,故皆不可以从王师也。帝从之,大夫萧守中曰:沙门不征不役,安坐而食,耗国累民,必此类矣,请除之。楚材曰:人之生也,万事天定于未生之前,故人力不能加损与夺于既生之后。世有辛苦而饥饿者,有安逸而饱足者。修短苦乐,寿天穷通,万状不齐。虽孔明之智、项羽之勇、颜回之贤、尼父之圣,亦不能移其毫发,岂彼沙门能穷吾民,耗吾国耶?故万物系天,天与则生,天夺则死。沙门亦天地间一物耳,其亦天养之也。天且宥之,子独不容,隘亦甚矣]守中曰:释者不自生活,从民乞食,民与则饱,不与则乱,犹乳母之哺赤子。公言天养,不亦谬乎!楚材曰:今夫赤子咽疾,不能下食,母能乳之乎?富贵之家,列鼎而食,一朝疾作,粒米不度,非天命乎?农夫之家,早春耕植,盛暑耘锄,秋未熟,夜霜杀禾,民饥而死。故岁丰民不疾,而后得养,乃天养也。故天之于物,不拣夷狄禽兽,使各遂其生,各得其养,此其所以为天也。大君子当处心如天可也。今子病斯类而欲除之,恐天将病子而夺之,子将奈何哉!"楚材以佛教尊奉慈忍,不能杀生的道理,制止了征集五台沙门西征的建议;又以佛教的宿报理论和"天生其物,各遂其生"的道理,驳斥了大臣萧守中毁灭佛教的建议,维护了台山佛教的尊严,保护了台山佛教的生存。公元1231年秋天,耶律楚材以中书令的身份陪太宗征金。当他路过晋阳时,州府官吏和儒冠,及各大寺观的僧人、道士,都来晋阳迎接皇帝、大臣、将帅和元军,但只有五台山长老和开化寺长老没来迎接,他不仅没有埋怨、追究此事,反而还作诗赠之。诗曰:"高冈登陟马玄黄,落日西风过晋阳。道士欢迎捧林果,儒冠远迓挈壶浆。五台强健头如雪,开化轻安鬓未霜。谁会二师深密意,赵州元不下禅床。"唐代赵州禅师从谂,刚直不阿,从来不会谄佞。禅师曾曰:"第一等人来,禅床上接,中等人来,下禅床接;末等人来,三门外接。"师曾九游五台,经夏而返。师之玄言门风布于天下,直到金元之际五台乃然。楚材这首七律,就是对五台山的赵州门风的高度赞扬。鉴于耶律楚材维护五台山的佛教,颂扬五台山佛教的门风,所以五台山僧人曾请他为五台寺的功德主。他曾制疏曰:"镇三晋之雄藩。有五台之古刹。献花酌水,改律为禅,具疏殷勤,请予领略。谨命休林常祝寿,结个好因缘,为报文殊莫放光,不打遮鼓笛。"这则疏反映了金末元初五台山佛教禅宗的兴盛,也反映了他和五台山佛教的不解之缘。这则疏颇有风味且多掸悦。再如;"喝碎须弥山,打破乾闼城。两头俱放下,枯木一枝荣。""世上元无真是非,丛林禅客自多疑。此诗寄向并州去,笑倒休林老古锥"。耶律楚材深究佛法,也会参禅,是洞山良价一系的门人,是元代初期的一位护法宰相。玄言圣主五千言 不说飞升不说仙耶律楚材在《邵薜村道士陈公求诗》中说:*玄言圣主五千言,不说飞升不说仙。烧药炼丹全是妄,吞霞服气苟延年。"这四句诗,是他对道家和道教的看法。道家和道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道家属于诸子学派,道教则是宗教派别。道家的经典《老子》、《庄子》及《阴符经》本身不是宗教性质之书,但它的思想和道教的理论也有某些相通之处,所以某些神秘的语言就被后来的道教所利用。如《老子》的"天长地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庄子》的"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等等,就成了后世道教妄图长生不死的导引方术.至于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及《黄庭经》,则是专论烧药炼丹、吞霞吐气的道书。对于道家和道教,楚材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他说;"昔年学道颇得趣,鱼兔人手忘整蹄。残编断简披《庄子》,曰曰需当育《秋水》"他对老庄深钻细研,爱不释手,坚持维护态度。他在《和裴子法韵》中说:"文中子有言:虚玄起而室亡,斯岂庄老其罪欤?盖用之不得其宜也!以虚玄之道治天下,犹祁寒御单葛,大夏服重裘,自底毙亡,其裘葛之罪哉!"楚材认为晋代灭亡之因,并非虚玄裘葛之罪,而是用得不切时宜之故。显然,用在火候,亦可无为而治,不过"以道养性"更为相宜.耶律楚材认为:"全真、大道、混元,三张左道之术,老氏之邪也。至于黄白金丹导引服饵之属,是皆方技之异端,亦非伯阳之正道。"所以,他对异端邪说则与严厉批驳。魏伯阳是主张练丹之祖,葛洪是推崇金丹仙药神仙方术的专家。于此,楚材曾说;?窃同居易了无生,谁羡葛洪学不死。"显然。他不喜欢道教。全真教是王重阳在山东宁海全真庵创立的一种道教。它的裹功是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神固气,它的真行是济贫拔苦,先人后己,与物无私。由于功行俱真,故名全真。丘处机是王重阳的弟子,字通密,号长春于。重阳死后;处机潜修于龙门山,形成龙门派。公元工219年,太祖成吉思汗自乃蛮遣使召见。公元1222年,"历四载而始达雪山"。"既见,太祖大悦",尊为神仙。其时楚材早至西域,二人相晤,话语投机。楚材在西域所作之诗有七十五首是与郑景贤的唱和之作,有四十五首是用长春韵的,说明他与丘长春的关系不错。但其中《过金山》、《过阴山》,则云"和人韵",《游河中西园》则云"和王玉君韵",说明他俩是盲和意不和的。在《寄巨川宜抚》冲说:"昔日谈禅明法界,而今察道倡香坛"。其下自注云:"巨川宜抚文武兼备,词翰俱妙,阴阳历数无所不通。尝举《法界观序》云:此宗门之捷径也。今观《瑞应鹤诗》,巨川首唱焉,叹其多能,作是诗以美之。"《瑞应鹤诗》是丘长春在燕京传戒时,恰有五鹤翔空,时人以为祥瑞,巨川宜抚则与首倡颂之。当耶律楚材于西域看到《瑞应鹤诗》中有巨川宜抚的赞美之词时,他认为这是离经叛道,所以作是诗以讥讽。在《观瑞应鹤诗卷独子进诏书无诗净中则说,"丁年兰省识君初,缓步鸣珂游帝都1象简常陪天仗立,玉骢曾使禁臣酒。只贪滞酒长安市,不肯题诗(瑞应图》。我念李侯端的意,大都好事不如无。他在赞美李子进的立场坚定,不被邪惑.未与题词的高尚行为。讽刺巨川,赞美子进,说明他对丘长春的不满。又在《感事四首中说,未得鸣珂游帝阙,何能骑鹤上扬州。"。茅山道士真堪笑,虚费工夫炼五金。"。君子慎择术,痛恨陪全真。调心正是妄,堪笑学鸟伸."上述诸诗,清楚表明了耶律楚材对于丘处机的讽刺,对于神仙方术的耻笑,对于全真教的痛恨,对于道教的贬抑。
第三节 佛教宗派
元代五台山佛教的兴盛,一则是由于元代诸帝的祟佛,宰相大臣的维护。二则
是因为西藏喇嘛,特别是元代诸帝对于五台山的崇拜。三则是台山人才济济,出现了不少高僧。(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二曰;"佛教启隋唐以后,传者各宗其说,遂派而为三。由止观之门,观假而悟空,观空而趣中,以人于实相者为天台宗。会缘人实,即俗而明真者为贤首宗。穷万有之数,昭一性之串,有空殊致而同归乎中遭者为慈恩宗。"五台山佛教是全国佛教的缩影.元代时候,五台山的佛教宗派.有藏传佛教、华严、慈思、禅宗、律宗等等。藏传佛教是西藏苯教与印度佛教特别是密教斗争融合所形成的一种佛教。俗称喇嘛教。喇嘛教大量传人中国内地当在元朝初年。公元1239年,蒙古军队打到藏北,控制了西藏主要地区。公元1247年,太宗之子阔端致书诏请萨迦班智达和八思巴到凉州会见。当萨迦班智达给阔端治愈疾病之时,阔端皈依西藏佛教,把萨迦班智达置于法会上首,祈愿时还让喇嘛居先,又令萨迦班智达为西藏佛教首领,并让萨迦班智达规劝西藏高僧、地方官员,只要归顺蒙古,仍可供职。这次会见,是蒙王皈依喇嘛,西藏归顺蒙古之始。公元1251年,宪宗蒙哥即位,忽必烈进驻六盘山.夏天,忽必烈遣使凉州迎请萨迦班智达。但是,萨加班智达以年老力衰未赴,而使八思巴随同阔端之子至六盘山拜见忽必烈。忽必烈一见八思巴聪明颖悟,对答如流,遂与八思巴结为施主与福田,并尊八思巴为上师。公元1253年,八思巴"谒见世祖于潜邸,与语大悦,日见亲礼"。八思巴为忽必烈夫妇授喜金刚灌顶,忽必烈赐八思巴羊脂玉印、黄金、珍珠、袈裟、伞盖、金鞍等等,又命统领卫藏各万户。忽必烈与八思巴的会见,对于加强蒙藏友好的往来,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公元1257年,忽必烈和八思巴驻于桓、抚二州之间,"春三月,命僧子聪卜地桓州东、滦水北,城开平府,经营宫室"。开平府,即上都,在察哈尔,离五台山不远。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为文殊菩萨道场。文殊又是西藏佛教萨克耶派之主,相传化为端美在西藏弘法传教,深受西藏人民崇拜
。因此,西藏僧人早就向往瞻仰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一一五台灵山。《旧唐书。敬宗纪四》卷十七上曰:"长庆四年九月,甲子,吐蕃遣使求《五台山图》。"可见,穆宗时代五台山就名闻吐蕃了。所以八思巴就于公元1257年夏天就近至五台山朝礼文殊圣容,且"用千金铸为佛像,奉祀于五台山"。五月十七日,八思巴在五台山写出《文殊菩萨名义赞》。在朝拜了五座台顶时,又写出了《文殊菩萨坚固法轮赞》.七月八日,还写了《赞颂诗一一花朵之蔓》.二十日再写了《文殊菩萨五台山赞颂一一珍宝之蔓》。热情赞颂了文殊菩萨的功德。热情赞颂了五台山的景观。《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一日:"戊午,师二十岁,释道订正化胡经,宪宗皇帝诏师剖析是非,道不能答,自弃其学,上大悦。"戊午于开平府中释道订正化胡经,是在1258年春夏之交。可见,八思巴在五台山住了将近一年。《清凉山志》卷三日;"普恩寺,普济寺东山,旧称西天寺,元建。"普恩寺早巳坍塌,但佛塔、石碑现在犹存。寺中还有高约十米的一座喇嘛塔。师徒相传它是八思巴的。衣冠塔"。可见,八思巴是第二位到五台山朝拜文殊圣容的西藏喇嘛,也就是喇嘛教大量传人五台山的前奏。八思巴(1235-1280),本名洛追坚赞,小名娄吉,土波人,款氏,父名桑察南坚赞,母曰玛久衮吉。"初土波国有国师禅达哕乞答,具大威神。累叶相传,其国王世师尊之。凡十七代而至萨斯加哇,即师之伯父也。师从之受业",田拜为师父。所以当萨斯加哇圆寂之后,八思巴就成了萨迦五祖。中统元年(1260),世祖即位,尊为国师,赐以玉印,命统天下释教。中统四年(1263),八思巴辞元西归。不满一月,又被召回。至元六年(1269),八思巴奉忽必烈之命创制蒙古新字,史称八思巴字,颁行朝省郡县遵用,迄为一代典章。至元七年(1270),八思巴又为忽必烈传授密宗灌顶,忽必烈赐予六棱玉印,敕封为"皇天之下,大地之上,梵天佛子,化身佛陀,创制文字,护持国政,五明班智达八思巴帝师",赐予黄金百锭、银两千锭、绸缎四万匹。至元十七年(1280),八思巴于萨迦南寺拉康拉章迁世。忽必烈为怀柔藏族,纪念帝师护持国政之功,曾下令镂版印造八思巴新译戒本五百部,颁降诸路僧人,赐号"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宜文辅治,西天佛子,大元帝师"至元十九年(1282),在大都还为八思巴建造舍利塔。延枯六年(1319),仁宗又令各郡建帝师八思巴殿。泰定元年(1324),泰定帝又令绘制帝师八思巴像十一份,颁行各省,塑像祭祀.八思巴是萨迦派的教主,也是西藏和元朝建立联系的关键人物。八思巴一生的活动对于促进藏、蒙、汉等民族思想文化的交流、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起了不小作用。八思巴是萨迦派的第五教主。萨迦派是由萨迦寺而得名的西藏佛教宗派。萨迦寺是以其地土色灰白而命名的寺庙.萨迦派的教义主要是"最初舍非福,中断于我执,后除一切见,知此为智者。"其主要意义是劝导人们"止恶行善",争取来生"三替趣"中。进而要求人们的认识也耍摆脱有形无形事物的牵挂,去掉烦恼,去掉断见、常见,悟人无执中道。萨迦派还有一个明显标志,据说它的寺庙墙上,常常涂有红、白、兰三色条纹,故人们称它为花教。花教是第二个传人五台山的喇嘛救。到明代黄教传人五台山之后,它就逐渐趋于式微了。在元朝时候,与八思巴同时受尊敬的藏族高僧还有胆巴.胆巴(1230-1303),原名庆喜称,亦名功嘉葛刺思,号金刚上师,八思巴的弟子,元代国师,突甘斯旦人.幼年丧失双亲,依于季父,后遣侍法王上师,洞通经科、咒式.又从西天竺古达麻失利传习梵秘,得其法要。蒙古中统年间(12601263),经八思巴的推荐谒见了忽必烈,应对称旨,深得忽必烈的心意,遂"诏居五台山寿宁寺"。到"至元七年(1270)诏请胆巴金刚上师住持仁王寺"时离开五台山。胆巴国师是元代驻锡五台山的第二任大喇嘛。随着国师的住台,陆续来了不少藏蒙喇嘛居于五台山,而五台山的喇嘛也就从此兴盛起来了。至元三十年(1293),胆巴国师为世祖祈禳,在内殿建观音狮子吼道场.当世祖病愈时,曾对胆巴说。"师背劝朕五台建寺,今遣侍臣伯颇、司天监苏和卿相视山形,以图呈师。师曰。此非小缘。陛下发心。事即成就."只因时过不久。世祖逝世.五台建寺之志未成。后来,成宗继其遗志,于元贞元年(1295)开始在五台建寺。直到大德元年(1297)才全都竣工.胆巴国师不仅在五台山住了将近十年,而且是元朝在台山建寺的首倡之人.这对元代五台山佛教的兴盛起了巨大作用.后到大德七年(1303)之时,胆巴国师圆寂于陪同成家北巡时的上都。结塔茶毗于庆安寺,舍利弊于北京仁王寺的庆安塔。到皇庆二年(1313),仁宗皇帝还迫封为"大觉普惠广照无上胆巴帝师",受到元初三帝尊崇.八思巴的弟子,还有意希仁钦(1249一工295),元史.释老志》称为亦摄思连真。公元1286一1295年为元代第四任帝师。元贞元年(工295)圆寂于五台山,是第一个圆寂于五台山的喇嘛.尔后,五台山就成了和尚、喇嘛共同敬仰的佛教圣地。(佛祖历代遇载)卷第二十二还说,舍兰兰(工269-1332),高昌人,是大都(今北京)妙兽寺的比丘尼。在海都叛乱时,随亲到达京师,人侍中宫懿顺圣皇后。成宗时.又事皇太盾于西宫.以侍从勤劳有功,成亲诏礼帝师迦罗斯巴翰即儿削发为尼,拜其为师.舍兰兰在宫中,历时四朝侍奉三后,长达敷十余年。到仁宗之时,坚请静居宫外,遂居于妙善寺.由于兰兰侍从三后有功,所以宠荣兼至,恩赐无数。因此,她于京师兴建了妙善寺。并于五台山兴建了普明寺,且各置佛经一藏,又给燃灯续明之费无数。至顺三年(1332)人寂,赐号"真净妙惠大师"。喇嘛僧尼,崇拜文殊,敬仰五台,五台山也就成了喇嘛僧尼常来常往的佛教圣地。元朝祟尚释氏,尤尊喇嘛,特别宠遇帝师.嗄元史.释老志说."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民犷而好斗,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蕾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乃立宣政院,其为使位居第二者,必以僧为之,出帝师所辟举,而总其政于内外者,帅臣以下,亦必僧俗并用,军民通摄。于是帝师之命,与诏敕并行于西土。"尊祟帝师,予以极大权力,开了西土政教合一的先河。又"帝皇妃主,皆因受戒而为之膜拜。正衙朝会,百官班列,而帝师亦或专席于坐隅",真是"敬礼而尊信之者,无所不用其至"。礼至物极。遂使喇嘛之徒"枯势姿瞧,日新月盛,气势熏焰,延于四方,为害不可胜言"。《清凉山志.了性法师传》载:"元世因尊宠西僧,其徒众甚盛,出入骑从拟若王公,或顶赤毳峨冠,岸然自居。天下名德诸师,莫不为之致礼,抠衣接足,丐其按颅摩顶,谓之摄受。"依势欺人,贪慢无度。《元史.释老志》还说:"江南释教总统,杨连真加,发掘钱唐、绍兴赵宋诸陵一百一所,或杀人,或受美女宝物无数,攘夺盗取财物,计金一千七百两,银六千八百两,玉带九,玉器大小百一十有一,杂宝贝百五十有二,大珠五十两,钞一十一万六千二百锭,田二万三千亩,私庇贫民不输公赋者m万三千户。"又顺帝之时,因其伽怜真通达秘密之法演揲儿(即大欢喜,或大喜乐),而封为帝师,日事淫乐。且让帝师司徒(僧侣)各取良女三、四,名曰供养。而帝师伽怜真,又让顺帝受秘密大喜乐禅定,广聚女子为淫;帝之诸弟宠臣还在前相狎,男女吐即兀该,事事无碍。元代喇嘛教之流弊甚广。汉传佛教亦名汉语系佛教,它与流行于西藏、青海、内蒙等地的藏传佛教,即藏语系佛教和巴利语系佛教共同构成了中国佛教。元代时,五台山不仅兴起了藏传佛教,而且原有的汉传佛教中的华严宗、慈恩宗、禅宗、律宗等宗派还很兴盛。华严宗 早在北魏时候,五台山就成了中国北方研习《华严经》的圣地。到唐代大历年间,由于澄观国师在五台山的制疏演教,以弘扬贤首宗旨,遂使五台山成了中国研习《华严经》的圣地。后来,虽然经过会昌法难,世宗灭佛,但到了宋辽金时已经复苏。元代五台山又出现了真觉国师、华严菩萨等大德名僧,因此贤首宗派又趋兴盛。真觉国师(1241一1302),名文才,宇仲华,清水杨氏子。祖籍弘农人,高祖、曾祖以来,世官垅坻。父名静义,金季为清水主簿。文才少年丧父,母亲教诲成人。聪明好学,博览精钻,于书无所不读,尤邃性理之学,故"约而为守,蔚而成文。辞气雅健如古作者,为人沈厚若素不读书者。至与士君子谈接其辞,辩其事,详其理尽.出入经史,滔滔然若河汉之决,莫窥其涣"。文才认为:"学贵宗通,言欲会意,以意逆志为得之矣。"语言文字为糟粕之余,学习经论,不要被名相所系,而要体会言外之意。文才还认为"不知支离,其知穿凿,其见愈惑,多歧不能冥会于道"。作学问要本未皆知,全面精,不要被穿凿附会歧见所惑。因此,文才撰述都是内据佛典,外援儒老,论譬取类,辞质不华,简而诣达。其著作有(悬谈详略》五卷、《肇论略疏》三卷、《惠登集》二卷。文才初隐成纪。筑室松间,行道修德,道彰德高,人们尊为"松堂老人"。佛教传人始于洛阳,白马寺主称为释源宗主。元代之初,白马寺主圆寂,世祖曾诏文才缱之,遂亦谓"释源宗主"。世祖之时,胆巴国师曾劝世祖于五台绝境造寺,但志未果而世祖逝世。成宗秉承遗志,在五台建大万:圣佑国寺。以其为名山巨刹,非海内之望不能主持,遂成宗令帝师迦罗斯巴求其名僧大德。迦罗斯巴请师至京,一见喜曰。棺国寺得其人矣。诏师以释源宗主兼居祐国。但师以辞曰:某以何德狠蒙恩宠,其居白马已为过甚,安能复居佑国?愿选有德者为主,幸怜其诚以闻于上。帝师曰;不可,此上命也,上于此事用心至焉,非汝其谁与居?此吾救所系,汝其勉之。"由于帝师的极力推荐,成家即铸金印,署师为真觉国师,诏师为万圣佑国寺的开山住持。文才国师居于台山万圣佑国寺时,大演清凉之救,弘倡贤首宗旨,遂使台山华严宗又兴盛一时."居岁余",大德六年(1302),将返洛阳,当抵真定时,突然疾作,于九月一日圆寂,葬于五台东山之麓。真觉国师虽在台山居住了一年有余,伹是,师的到来大大提高了五台山的声誉,促进了华严宗的兴盛,为佛教圣地增添了光彩。真觉国师有弟子了性、幻堂,也是五台山的高僧.释了性.俗姓武,号大林。幼年聪睿,好学不怠。初依安和尚,剃发受具,拜为师父。既游关陕河洛襄汉,参皆知识,精究三藏。后返墟坻,复参真觉国师,洞明华严玄旨。又从真觉国师来至五台山,居于佑国寺,协助国师弘扬华严之救。真觉殁后,北游燕蓟,晦迹魏阙。因名宣于众口。声振闻于成家,遂诏居万宁寺.至大年间(1308-1311),皇太后于五台造普宁寺。请师为第一代住持。师居台山十有余年,传授华严奥义,振兴丁贤首之宗.于至治元年(1321)九月三日寂于普宁寺,塔于竹林之墟。谥曰弘救.了性大师为人稠。毅,颇负气节,不入城隍,不谒权贵,不会俯仰媚悦于人,曾说,"予本以一芥宓刍蒙天子处之以巨刹,惟乃夙夜弘法匪懈。图报国恩不暇。余复何求."因此,虽有臧仓毁鬲之盲,也如其膏绳止于棘樊.世祖为了柔服西藏.以僧治藏,特别尊崇喇嘛,喇嘛徒众因此气焰薰长。傲慢他人,而天下名德诸师莫不抠衣接足,丐其摄受.惟五台了性大师,敢慢于人,见了喇嘛,仅以长揖而已。这种待人以礼,不会佃节自卑,不会谄佞的崇高品质,是五台山赵州门风的延续.释幻堂(1272一工322),名宝严,字士威,成纪康氏季子。少年时候,因遭散乱,偕弟一齐出家,学习经论。幻堂认为学而不思,思而不学,为治学之忧。虽通其学,不通其宗,是学而不思,不称达者。文字之学,守株象迹,惑于多歧。学问之事,就要问而学之,以博其趣,益致其思。当真觉国师诏居白马寺时,师同弟金从至洛阳,当真觉国师殁后,成宗诏师续居佑国,弘传贤首之教。因此说,幻堂讲主是五台山万圣佑国寺的第二代住持。后因皇太后诏居大王山普安寺,又诏其弟金继居佑国。这是万圣佑国寺的第三代主持。至治二年(1322)七月,幻堂讲主迁化,葬于东封谷之口,建塔祠之。元代时候,五台山的华严宗人还有正顺。正顺,俗姓高,尉州人.生而颖悟,幼喜林泉,志人佛门,遂拜五台山寿宁寺用公为师,剃发披缁,依年受具。结庐深林,惟阅华严,数盈干部。常常顶载《华严》,行住无违;常作华严观,专弘贤首宗旨;还于五台山建华严阁,故世称"华严菩萨"。因此,闻于大元皇太后。后太后三诏不赴,授以五路总摄之职,亦固辞不受。元贞二年(工296),成宗瞻礼台山,大加礼重。是年,寂于五台山。门人法忍收拾舍利,建塔藏之.法忍继师遗志,继续弘扬清凉教义,遂使五台山华严宗绵延流长,久传不断。慈思宗 又名法相亲或唯识宗,属于佛教中的大乘有宗。它在中国的创始人为玄奘、窥基。因为玄奘、窥基长期住在长安大慈恩寺,故称慈恩宗。唐代咸亨四年(673)。玄奘高足一一窥基大师曾与僧俗五百余人至五台山中台顶修建连基石室东、西二屋并大殿一座,还雕造玉石功德一十二尊,于此弘扬唯识宗旨,将慈恩宗传人五台山。此后,历代相延,久传不断。到元代时候,五台山又出现了慈恩宗的高僧弘教大师。释弘教(1271一1337),名慧印,俗姓张,关西人。自幼信佛,出家为僧,后从河东普救月公学习《圆觉》、《正义》。又从白马寺大意国师学习么华严》圆极之教。还从栖岩益公学习《唯识》等论。至元二十八年(工291),从鄢陵五峰信公受戒。至元三十年(工293),嗣法于栖岩益公,并为百僧会上第一讲座,弘扬唯识奥义。同年,又从律师秀公,讲解《四分律》。次年,还从心崖和公学习《因明》诸论。大德二年(工298)。又从大通验公讲《华严经疏》。弘教大师二十年间攻读佛经,无不叩之门,无不穷之理,但师专以唯识为归.大德三年(1299),师居于太行之阿,修一相三昧七年。皇庆元年(1312),师名闻于4宗,被诏至京师安国寺,为王公缁素讲经。是年归山,仁宗赐予紫衣、香药,并遣旌幢送至五台山万圣祐国寺,以主法席,为该寺第四代住持。至治元年(1321),弘教大师还从帝师受秘密之诀。次年六月,英宗皇帝瞻礼台山,师陪駕朝礼五顶。当俱到南台时,英宗因见佛光,赐师钱币、玉文殊像及七宝念珠。英宗回銮时候,师又陪驾至京,在永福寺校正藏典,而太子、贵人还从师受菩萨戒。事迄,还归台山佑国寺。后来,文宗皇帝诏住承天寺,授司徒一品银印,大师固辞不受。至元三年(1337)示寂,塔于台山。弘教大师,少攻儒典,长研佛经,博学多才,洞达三藏,学跨诸宗,独归唯识,是元代五台山弘扬慈恩宗的著名高僧。禅宗 是以静息杂念、思维真理为主的一个佛教宗派。中国的禅宗起于元魏达摩祖师。到五祖弘忍以后,分为南北二宗。南宗以惠能为祖,北宗以神秀为祖,即所谓"南能北秀"。到唐末五代之际,复分为五家。其中伪仰宗以灵裕、慧寂为祖,起于唐末,成于南唐之初,衰于五代之末。法眼宗以雪峰义存为祖,起于五代,历经二、三代而法统不明。到宋代开宝末年,该宗传于高丽,中国反而趋于式微。云门宗以文偃为祖。起于五代、北宋时候,其与临济二宗独盛。宋都南迁,蒙古人侵,其宗法席还盛,但嗣法不明。曹洞宗以良价、本寂为祖,起于唐末,五代、宋代之际,其盛行如云门、临济,其衰也不如伪仰、法眼。到元代时候,因有万松行秀中兴,遂又盛行一时。临济宗以义玄为祖。起于唐末,到宋代之际,复分为杨歧、黄龙二派。由宋及元,临济更为兴盛。盖因刘秉忠和海云禅师与元世祖之关系。刘秉忠(1216-1274),字仲晦,初名侃,又名于聪,自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初因天宁虚照禅师招致为僧.《元史.刘秉忠传》曰;"世祖在潜坻,海云禅师被召,过云中,闻其名,博才多艺,邀与俱行.既人见,应对称旨,屡承顾问。秉忠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论天下事如指诸掌。世祖大爱之,海云南还,秉忠留于藩邸。"自此,秉忠成了忽必烈的顾问大臣.至元元年(1264),参与中书省事,为世祖定鼎出谋划策达三十余年,深得世祖信任,是元初有作为的大臣。秉忠本系禅僧,又出于海云印简弟子可庵郎公门下。海云又是台山高僧。因此,秉忠利用手中权力,护法敬僧,关怀台山佛教,对于临济宗的弘传起了不少作用。海云大士(工202一工257),俗姓宋,名印简,父曰虚静先生,母为金源王氏,山西岚谷宁远人。由于祖世奉佛,所以海云七岁即拜中观沼公为师,十一岁上受了具足戒。公元1219年,蒙军攻陷岚城,清乐元帅史天泽和义州元帅李七哥,见师气宇非常,应对不凡。与其结为金石友.且在海云引见之下,史、李二帅也拜中观为师.中观、海云师徒又在史、李二帅推荐之下,拜见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尊祟中观、海云师徒,让其居于赤城郎中张公宅,且署中观为慈云正觉大禅师,海云为寂照英悟大师,并令官给所需.从此,海云大士便与元朝皇室结下了深厚友谊。中观禅师逝世以后,海云大士到了燕地庆寿寺,参谒中和老人璋公为师。见之,中和老人谓云曰;"吾有如来正法眼藏,祖师涅槃妙心,毋令浬没。师掩耳而出,即以衣领授师。"其后,海云大士便在兴国、兴安、永庆、大庆寿寺等地,大弘临济宗旨.此后,曾受合罕皇帝的"称心自在行"之号、太祖皇帝二皇后的"光天镇国大士"之号、忽必烈大王的珠笠等物、是由皇帝赐的僧统之职。蒙哥即位,又领天下僧事,深受元代诸帝尊祟.公元1245年,曾"奉太后旨于五台为国祈福"。"暮年,人清凉山,居华严寺",弘扬临济教义。又"命画工于方丈,遍画海水行云"图。公元1257年四月四日圆寂,建塔于大庆寿寺侧,谥号"佛日圆明大师,望临济为十六世"。海云大士和元初诸帝交往甚密,又是世祖东宫的师父,还为太子摩顶立名,所以,元初诸帝对其宠遇极隆,曾经二度担任僧统之职,还于台山居住多时。因此,海云大士维护台山佛教,关心台山临济宗僧,使台山临济宗派盛行一时。律宗 是以研究和传持戒律为主的一个佛教宗派。所谓戒律就是僧人们"防非止恶"的纪律。关于戒律的佛典叫做律藏。律藏分为五部,即萨婆多部的《十诵经》、昙无德部的《四分律》、大众部的《僧衹律》、弘沙塞部的《五分律》和迦叶遗部的《解脱律》。其中,《四分律》自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出之后,即有孝文时期(47工一499)的法聪律师于五台山北寺始讲《四分律》,而门人道覆录之,作《四分律疏》六卷。后经慧光、通云、道晖、洪理、昙隐等师的弘传,《四分律》流行最盛。到唐代时候,有终南山百泉寺的道宜律师专门注疏此律,阐扬律宗教义,开创了律宗,故亦名四分律宗或南山宗。"按《华严灵记》云律师常至中台顶上",瞻仰文殊圣容,弘律传戒。此后,五台山便成为中国北方著名戒坛。以后,代不乏人,或有台山律师,或有外来律师,为来自国内外的僧尼于此受戒。元代时候著名的律师有真觉大师和实相圆光教律师。真觉大师,俗姓高,讳信明,五台清凉喧人。童稚之年,依清凉寺正洪长老披剃.十四岁上开讲经论。二十四岁受戒,述论弘赞戒章,著《盂简净等钞,发义精微,每被时辈传诵。又因戒律严明,诵经无怠,于是名被幽燕。元主闻其大名,诏人燕京,命为贵戚受戒,且赐号"兴国大师",授以僧统之职。后从海云大士资决心要,颇有省悟。海云授师金书《金刚经》及《菩萨戒》,且勉之曰:"持此二法,可为人天眼目。"①此后,真觉大师益自督厉,戒行高贤。于是,上自贵戚,下至庶人,从师受戒者甚多。六十九岁示寂,遗行碑立于正觉寺。真觉大师虽从临济海云资决心要弘扬掸法,但其"木以得所解而废所行"。乃是五台山著名的律宗高僧。实相圆光教律师(12601317),名法闻,陕西人,为楚庄王之后裔。师七岁出家,从德辉禅师学习佛典。十五岁土剃发为僧。二十岁受戒。以后云游汴汝河洛,参学教乘,弘演佛法。又以大德温公学习《法华》、《般若》、《唯识》、《因明》友《四分律》等。律师刺血书经,一生以弘法传戒为己任。曾娃隐居台山六年,研读五千卷《大藏经>)三遍,所以行业精进,]名声倍增。帝师亦怜真曾令律师讲说《般若》,指受《因明》。[后居长安义善寺,讲筵不绝,学者千余,名声大振,遂被天平诏居大普庆寺,加开府仪同三司大司徒银章一品,又赐辽世盛书戒本。于是,王公大臣仰慕高风,无不求其受戒传教,师手延枯四年(1317)三月圆寂,天子赐钱建塔葬之。实相圆光教律师,虽在五台住的时间不长,但五台山清静幽雅的环境,使师能够通读藏经三遍,这就为其奠定了的实的佛学根底。五台山是僧俗常来常往的地方,这就为其结jJd大德名僧、王公大臣创造了条件。五台山使其名声大振,师的出名又为五台山增添了新的光彩。
第四节 阿尼哥与大白塔
在五台山塔院寺大慈延寿宝殿的左前方耸立着一座巍峨壮观的大白塔。大自塔,原名佛舍利塔,建于方形塔台上,陪台围长八十三点三米,四周筑以碑垣,碑垣四角建有四个六拓单檐攒尖角亭。塔台上面置有八角形的塔基,塔基周匝单檐挑角围廊,廊内装有写着"吨嘛呢叭咻畔"六字真言的百零八个绿色铁皮转轮藏。塔基上是二重八角束腰须弥座,承托着状如藻瓶的高大塔身。再上复为八角须弥座及十三级相轮,塔顶在青铜宝盖和流苏之上。塔顶为金光闪闪的风磨铜宝瓶,高度五米有余。宝盖是乾、坎、艮、震、巽、寓、坤、兑八块铜板围成,围长二十三米有余.宝瓶和宝盖外檐系以铜链固定。因此,任凭大地震,宝瓶始终正,宝盖不会倾,流苏更无殒.流苏由三十六块垂檐铜板组成,每块铜板长过二米,宽近一米,下面吊着三个铃铎。连同塔腰铃铎在内,计有二百五十二个。每逢西北风吹,叮铃、叮铃作响,偶有东南风刮,铃铛、铃铛而鸣。风吹劲向不同,铃铎响声各异,饶有一番古刹风趣。大白塔通身高七十五点三米,周身青砖砌造。外抹石灰,全身雪亮。比例匀称,朴实无华。轮廓雄浑,气势磅礴。厥高人云,云飞塔移。昼则映日,夜若白光.它是清凉山的第一胜景,也为五台山的明显象征。关于大白塔的始建年代,《清凉山志》卷二日:"大宝塔,灵鹫之前,五峰之中,汉摩腾天眼见此有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公元前273-232年在位。阿育王维护祖国统一,收复了亚历山大侵占的北方领土,几乎拥有全部印度版图。长期的残酷战争,使其内心有所忏悔,于是皈依佛教,且把佛教定为国教。为了利用佛教维护统治,阿育王不仅以盲教人,而且亲自去释迦圣地朝拜,并利用佛的舍利造了八万四千宝塔.但是,阿育王所辖领土不及我国,阿育王统治时期,佛教也未传人我国。因此说,阿育王所造的佛舍利塔也决不会在我国。史称后汉水平年间(58-75),摩腾、法兰白马负经来到洛阳,经像置于清凉台上。清凉台在白马寺,白马寺在洛阳.清凉台不是清凉山,而五台山之得名又在此后的公元52工一564年之间,五台山又名清凉山更在此后的公元662年.历史事实表明,摩腾、法兰未至五台山,水平年间佛教也未传人五台山。因此说,后汉水平年间五台山也不会有任何佛教寺塔建筑。《五台山史话》曰:"北魏时,五台山创建最早的寺院显通寺称大浮图寺,意即大塔寺,可见大白塔起码在北魏时期已耸立于五台山了。"确实,五台山的寺院建筑始于北魏孝t9:帝时期的太和年间(477-499)。但是,以"大浮图寺"意即广大塔寺"来断定大白塔的始建年代,恐怕有点不妥。唐释慧样《古清凉传净卷上云;"大孚图寺,寺本元魏文帝所立。帝曾游止,具奉圣义,爱发圣心,创兹寺宇。孚者,信也,言帝既遇非常之境,将弘大信。且今见有东西二堂,像没存焉。其余廊庑基域,仿佛犹存。 《括地志》以 孚为 铺,《高僧传》以孚为布,斯皆传录之谬也。"哎括地志》将"大孚寺"叫做"大铺寺",《高僧传》将"大孚寺"叫做"大布寺",皆是传录之谬。将"大孚图寺"叫做"大塔寺",其"义"错了。因为,孚者倌也,并非浮图。即便就是浮图,北魏时候所建浮闺也不在彼处。《古清凉传》卷上曰;"大孚寺北四里,有王子烧身寺。其处先有育王古塔,至北齐初年,第三王子于此求文殊师利竟不得见,乃于塔前烧身供养,因此置寺也。"《广清凉传>>卷上也曰:"中台最高去并七百,望如指掌。上有小石浮图,其量千许,即后魏文帝宏所立也。"王;尹烧身寺在大孚寺北四里中台在大孚寺西北三十余里。可见,北魏时候大孚寺并没有佛舍利塔。日本圆仁慈觉大师的《人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五月十七日条下云。华严"阁前有塔,二层八角,庄严殊丽,底下安置阿育王塔,埋藏地下,不许人见,是阿育王所造八万由千塔之一数也。"华严阁在大华严寺,大华严寺是武则天对大毕灵鹫寺的敕赐之名。圆仁这条记载表明,唐代大华严寺已经有了二层八角的佛舍利塔,这个佛舍利塔是长安二年(702)武则天令万善寺尼妙胜造的。《广清凉传》卷上曰:"唐长安二年,遣使于五台山大孚灵鹫寺前采花万株,移于禁掖,奇香异色,百品千名,令内道场栽植供养。敉万善寺尼妙胜于中台造塔,凡一期工毕。遣内侍黄门金守珍就山供养。显庆设斋,乃供斗万菩萨。是日,忻、代诸处,巡礼僧数盈一万,皆云:万圣赴会,普施一环钱,一万缗别施菩萨。内侍与州县具达朝廷,由斯灵瑞,台山复兴。"此处记载,妙胜所造之塔是在中台。其实,中台"顶上近南,有三铁塔,在两边者团圆,并五层级、相轮等也,其体似复钟,周围四抱许。中间一塔,四角,一丈高许,在两边者团圆,并高八尺许,武婆天子镇五台所建也。武婆者,则天皇后是也。"除此而外,中台皆是"遍台砂石,间错石塔".根本没有二层八角之塔,武则天要全面镇据五台,早在龙朔三年(663)就给每个台顶造了三座铁塔。长安二年(702)又于五台中心大华严寺建造佛舍利塔,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因此说,武则天令妙胜所造之塔不在中台,而在五台中心的大华严寺。妙胜所造之塔就是圆仁见的二层八角佛舍利塔。又因"塔院寺是在明代永乐五年(1407)始建".塔院寺的地址就是唐代大华严寺内华严阁的屑地。可见,妙胜所造的二层八角佛舍利塔就是今塔院寺大白塔内的佛舍利塔。日本二桥进的《五台山的寺庙》认为大白塔始建于元。元代何人何年所造?著者没有指出。1984年五台县志办的《五台县志》卷五指出:"据专家考证,佛舍利塔始建于公元1302年,即元成宗大德元年,系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建造。"又黄盛璋的《五台山大塔院寺白塔的来源与创建新考》曰:"程钜夫所撰《凉国敏慧公神道碑》恰恰记载他(指阿尼哥一一引者)在五台山修造浮图:大德三年建浮图于五台,始构有祥云瑞光之异。"文末又说;"五台山大塔院寺白塔即元大德五年(1301)阿尼哥所建。《五台县志》认为大白塔始建于大德三年,后边又说大德五年。究竟何年?众说纷纭。程钜夫的《雪楼集.凉国敏慧公神道碑》曰:"元贞元年(1295)建三皇庙于京师。又建万圣佑国寺于五台。裕圣临幸赏白金万两。"元贞元年,成宗皇帝遵照元世祖的遗嘱,为皇太后敕建五台山万圣佑国寺,且令前工部尚书涅只为将作院使,领工监造。燕南河北道肃政廉防使宋德柔为工部尚书,督促大都、保定、真定、平阳、太原、大同、河间、大名、顺德、广平十路,供需物资,修造寺院。陀泊尔匠师阿尼哥也参加了这一浩大工程的建筑。嚷元史。成宗纪二》卷十九;"大德元年三月庚寅,五台山佛寺成,皇太后将亲往祈祝。"在成宗皇帝的关怀之下,五台山万圣佑国寺经过2年的大兴土木,于公元工297年建成。成宗皇帝还令洛阳白马寺的释源宗主真觉国师当了该寺的开山住持。成宗皇帝的母亲徽仁裕圣皇后也至五台山瞻礼圣容,参观佑国寺容。她还赏赐予设计建造佑国寺的阿尼哥白金万两。《凉国敏慧公神道碑>)还曰:"大德五年建浮图于五台,始构有祥云瑞光之异。"阿尼哥"最其平生所成,凡塔三"一为"西园之玉塔",即今已毁的北京西苑护国仁王寺的凌空茁塔;二为至元"十六年建圣寿万安寺浮图",即今北京妙应寺的白塔;三为今五台山塔院寺的大白塔。这里顺便指出北:京妙应寺的白塔是建于公元1279年,不是建于"至元八年(工271)"。至元十六年后二十二年,即大德五年(1301)阿尼哥又于五台山大华严寺建造大白塔。大白塔是他晚年的杰作。阿尼哥(1245-1306),一作阿尔尼格尼,字西轩,尼波罗(今尼泊尔)国人。幼年聪慧,长大以后擅长画塑及铸像中统元年(1260),随尼泊尔的八十名工匠至吐番(今西藏)建造黄金塔,深受帝师八思巴的器重。中统二年(1261),黄金塔成,帝师八思巴为其祝发受具,收为弟子。随即师徒:二人一起人见忽必烈,阿尼哥受到忽必烈的赞扬。至元二年(工265),阿尼哥修复宜抚王楫宋时所进之像。"关鬲脉络皆备,金工叹其[天巧,莫不愧服"。阿尼哥一生所成最著者"有塔三,欠寺九、祠祀二、道宫一"。可见五台山的大白塔是阿尼哥一生中最妳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的舍利宝塔中的瑰宝。阿尼哥为喇嘛教徒,敬仰五台,大德十年(1306)逝世前,还"先于五台北山构招提一区,四年而成,浩然有退休志"。阿尼哥在五台山断断续续住了一十三年,不仅参加了建造万圣佑国寺的工程,而且还设计监造了大白塔,继而又修建了一所北山寺院,死前还有退休五台之志.阿尼哥为五台山佛寺建筑增添了光辉,五台山佛教圣地留下了阿尼哥的技艺。五台山是中尼僧徒共同敬仰的佛教圣地,大白塔是中尼友好往来、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第五节 日本僧人古源邵元巡礼五台山
宋代以后的辽、金时代,没有一位日本僧人至五台山巡礼求法。直到元代泰定四年(工327),才有一位日本东福寺的二十一世和尚邵元禅师至五台巡礼圣迹。邵元(1275-1364),俗姓源,号古源,元号如如道人,又称物外子,日本越前人。初侍南山云公,后依双峰源和尚,秉承密契,为临济宗东福寺开山圣一国师圆尔的法系、山阴道但州正法禅寺住持,是日本的著名禅师。他羡"慕中华释教之盛",抱着领略江南山川风物的情趣和体验中国佛教丛林生活并修行禅法的目的,附舶访道入元。首先抵达明州,拜见了雪峰山的樵隐悟逸。次至福州方广寺,礼谒无见睹.继度石桥,供茶罗汉。复至天目山正宗寺,参禅于断崖了义。后至龙山,参千岩元长,祈示法语。又礼中峰明本国师之塔,感悟《中峰广录》中的"妙性圆明,离诸名相"之理.此时,五台山已成了著名的汉藏佛教圣地,不仅有了断崖禅师告诉他的相当兴盛的禅宗诸派和众多的文殊灵迹,而且也有灿烂的藏传佛教文化。所以,在他逗留数日后,便去游五台山,"见圣光接身,人皆惊异".后来住于玉泉寺、少林寺,居于首座地位.时遇"朝廷选僧百员,禁中转《大藏》,元预焉"。故至大都今北京市,顺便游历了京都佛寺名奴。后至水月掸寺,闭门阅读《大般若经》。因梦母招归,于元盎正七年(1347)返日。先后居于天龙前堂、洛之大圣、等持、东福及播之法云寺,后退休于南泉。但《传》称其为南禅寺咖门。贞治三年(1884)圆寂,塔于南禅之云兴庵,有哎语录》一卷行世。古源邵元不仅是日本的一位著名禅师。而且也是先代至五台山巡礼圣迹的惟一日本僧人,还是于中国撰写了《林寺照公塔铭》、《贡副寺长生供记》、《新拈玉佛殿记》、《少妹寺息庵禅师道行碑净和《灵岩寺患庵让公禅师道行碑》的惟斗日本僧人。他的入元礼台,交流了中日禅学,开创了日本南寺与中国五台山的友好往来,在元代五台山佛教史上留下了兆辉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