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结缘网

内观

发布时间:2019-11-02 09:59:18作者:阿弥陀经结缘网

假如我们细心自我观察,就会发现心念运转的方式并不健康。当遇上不如意,或令人不快的情况,心就会充满愤怒、憎恨或其它反应。观察得愈细心,就愈发现这些反应根深蒂固、习性顽强。在这些反应的不良影响下,整个神经组织都绷紧起来,无法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再者,周围的气氛因感染到这压力而变得紧张,周围的人亦无法快乐起来。这样的行为绝对不健康。

当某种反应产生的时候,例如愤怒或恐惧、激情或憎恨,我们可以用药物或酒精麻醉自己,试图将问题忘记。但这不过是一时的做法,只能减轻表面痛苦。更糟的是,可能因此造成另一种倚赖的习性,徒增痛苦。

\

我们可以试用各种方法暂时忘却问题,但即使能完全投入其它事情,潜藏的习性反应依旧存在。

人通常都会想尽办法务求事事顺利,避免不愉快产生。我们寻求权势、地位、财富、或感官享乐。我们极力满足自己的欲望,但无论我们多成功,事情仍会出错。人总有不愉快的时候,但心理上始终未准备好去面对:依旧作负面反应,令自己痛苦。

由此可见,外在的控制或保障手段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真正的安全感源于内心,方能达到毋须倚靠外在因素、亦不受其威胁的境界。

\

怎样才可以达到那种心境?怎样才可以破除根深蒂固的习性,不再起反应?

首先,要找出问题的根源,亦即是习性的成因。答案就在于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运作方式,反应产生的过程和原因。

以前就有人透过仔细的自我观察,成功地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些人发现当心中生起反应时,身体会出现两种情况。首先呼吸会失去平常的节奏,变得粗重或急速;这是显而易见的表层转变。与此同时,有另一细微的转变,身体会感觉到一种和精神结构有关的感受。这两个情况,就是身心连系的方式。

由此,这些内在真相的探索者便尝试客观地观察自己的呼吸和感受,发现这方法可令人了知和面对任何内心转变,而不会重复或加深反应,那些反应会变得微弱而自然消逝。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性在客观的觉知和洞悉之下渐渐消除。

旧有习性除去后,就会有一种超越身心的体验-一种不可言喻的安祥体验。内心不再因反应而紧张,只会与他人分享快乐,内心充满慈爱、善意,平衡坚定。这些古今贤者已得解脱。解脱的意思是没有外在情况能令他们生起反应,干扰他们的内心安祥、快乐。

他们发现的自我观察方法就称为Vipassana,即「内观」。印度早期的巴利文Vipassana的意思是「按事物的实相如是观察」。二十五个世纪以前,佛陀重新发现内观,达到解脱,并传授这方法,使其它人都可自痛苦中解脱。

从那时到今日,内观技巧由老师相继流传下来。现今我们的老师是印度的葛印卡,全世界已有数以万计的人从他之处学习到内观。

内观是一种简单的技巧,按当下呈现的实相如是观察,和宗教、教派无关,不涉及任何仪式或信仰。这技巧教人依靠自己,而不依赖上师。学习重点是要达到平衡而平等的心,俾能活得快乐和充实。

内观不会令人消极,反而,一个平静、平衡的心,会以正面有效的行为取代盲目反应。

内观透过为期十天的住宿课程传授,期间参加者要一面学习基本方法,同时有充分练习,方能体验这技巧的实际益处。

课程要求勤恳、严谨的努力。第一步是在课程的十天期间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保持正语、不用麻醉品。这简单的道德规范旨在使心平静,否则焦躁的心难以好好执行观察自我的工作。

接着就是要将心念专注,留意经过鼻孔一出一入的气息流动,集中注意这不断变化的自然实相。

到第四天,心念开始较为平静和专注,才能够练习内观的技巧。内观就是观察自己全身每一处的感受,觉知感受的本质变化无常,学习对之不起反应,藉此培养平等心。

到了最后一天,参加者就学习和别人分享自己从内观所得的种种益处。

整个练习其实是一项精神上的训练。正如瑜珈可以促进身体健康,练习内观可以培养健康的心念。

正因为内观能够予人实际裨益,故此非常重视技巧的纯净,确保其原本方式得以流传。内观课程并不以商业方式传授,而是免费提供。任何一个授课的老师,获得都不收受丝毫物质报酬。

课程包括食宿,全不收费,所有支出靠捐款承担。一些修毕课程的学生,体验到内观的益处,自发捐款希望帮助他人同样受益。

当然,要从内观得益,主要靠持恒练习。以为只要十天就能解决所有烦恼的话,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十天期间,是让参加者学习内观的基本技巧,日后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愈勤力修练,愈可远离苦困,亦更接近完全解脱的目标。即使十天课程亦能达到日常生活中有所得益的效果。

近年来世界多处地方都设立了学习内观的场所。欢迎所有诚意的人士来参加,体验这技巧,亲自鉴定其效益。学习过的人会发现内观其实是一件宝贵的工具,藉之得享真正快乐,并可与他人分享。(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明蓝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阿弥陀经全文

  • 阿弥陀经注音

  • 阿弥陀经讲解

版权所有:阿弥陀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