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法门对于在家人最为亲切
译文
念佛法门,实在是背离凡情契合如来正觉,返回根本归于真元的第一妙法。对于在家人的职分上来说,更加亲切易行。因为在家人身不由己,处在罗网般的尘世中,事务多端。静下心来参禅,以及静室中念颂佛经等等,或情势有所不能,或者没有明师教诲而不能修学,或者没有时间。而只有念佛这个法门,最为巧妙、方便。早晚在自家的佛堂里佛像前,随着自己的功夫和时间,礼拜念颂,回向发愿往生净土。除此之外,行住坐卧,说话之间,穿衣吃饭,所有的时间,所有的地方都可以念佛。只是在洁净的场所,时时保持恭敬,或者出声念,或者默念,都是可以的。如果在不洁净的地方,(如上厕所等等),或者不恭敬的时间里,(比如睡觉洗浴的时候等等),只适合默念,不适合出声念。并非这些情况下不可以念佛。睡觉时出声念,不但对于佛不恭敬,而且容易伤气,时间长了容易生病。这时候默念的功德和平常是一样的。所谓心里想佛心里念佛,做事也是如此,行动也是如此。居士既然能够对别人发露忏悔。这样对于净土法门,最是容易和佛的心相应。所谓心清净念佛的境界才能清静啊。然而既然知道自己的错误,又加上能够发露忏悔,必须还要改正错误,趋向于慈善。如果不改错误趋向慈善,那么所谓的忏悔之事,不过是空口说白话而已,不会得到佛法的利益。
至于说想要心不贪染世间的事,而能够专心念佛。不能专心,一定要让他能够专心。不能念,一定要让他能够念。也并没有奇特奥妙的方法,只是将一个死字,贴到额头上,挂在眉毛上。心里常常想着说,我某某人从无始劫以来,直到今生,所造作的恶业,无量无边。如果这个恶业有体相的话,十方虚空也容纳不下。过去生中多么幸运,而修得了一点功德,才使今生得以为人,而且能够听闻佛法。如果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临终之时,定规会堕落到地狱里去,在油锅、炉火、剑树刀山里受无量的痛苦。不知又要经受多少劫的时间。纵然出离地狱,又堕落入饿鬼道,肚大如海,咽喉细如针,受饥渴的时间要用劫来计算,喉中燃烧着火焰,连水听都听不见,难得有吃到东西的时候。从饿鬼出来之后,又会再去做畜生,或者被人骑,给人服苦役,或者被人吃。纵然侥幸得到人身,也是愚痴无知,把造业当作自己的本领,把修行善法当作是约束。不上数十年时间,又堕落三途恶道。经过大地微尘数劫这么长的时间,还是不能够出离恶道。能够这样想,如上所说的去求生净土,立马就能够修行成功。
所以说,张善和、张钟馗这些大恶人,临终的时候地狱境界出现,不过是念阿弥陀佛数声,就亲眼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他们往生净土。这样的功德利益,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化的百千万亿法门之中,再也找不出来第二个了。我常常说:九法界众生离开了这个念佛法门,上不能圆满成就佛道。十方诸佛舍弃这个法门,下不能够普遍救度轮回中的苦难的众生。就是这个意思。果然能够畏惧生死轮回的心恳切,信得真切,不生一丝毫疑惑的想法。虽然还没出娑婆世界,已经不会在娑婆长久做客了。尽管还没往生极乐,也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嘉宾了。想到圣贤的德行就要向他们学习,遇到善事就应当积极去做。怎么能够迟延拖拉、放逸懈怠,以至于一错而永远错下去呢?有血性有刚强的汉子,绝对不愿意活着做行尸走肉,死后与草木一同腐朽啊。要努力去做。
原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网.事务多端。摄心参禅.及静室诵经等.或势不能为.或力不暇及。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早晚于佛前随分随力.礼拜持念.回向发愿。除此之外.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一切时.一切处.皆好念。但于洁净处.恭敬时.或出声.或默念.皆可。若至不洁净处.(如登厕等、)或不恭敬时.(如睡眠洗浴等、)但宜默念.不宜出声。非此时处不可念也。睡出声念.不但不恭敬.又且伤气.久则成病。默念功德.与常时一样。所谓念兹在兹.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也。居士既能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应。所谓心净则佛土净也。然既知非.又肯发露忏悔.必须改过迁善。若不改过迁善.则所谓忏悔者.仍是空谈.不得实益。至谓欲心不贪外事.专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上.挂到眉毛上。心常念曰.我某人从无始来.直至今生.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闻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气不来.定向地狱镬汤鑪炭剑树刀山里受苦.不知经几多劫。纵出地狱.复堕饿鬼.腹大如海.咽细如针.长劫饥虚.喉中火然.不闻浆水之名.难得暂时之饱。从饿鬼出.复为畜生.或供人骑乘.或充人庖厨。纵得为人.愚痴无知.以造业为德能.以修善为桎梏.不数十年.又复堕落。经尘点劫.轮回六道。虽欲出离.末由也已。能如是念.如上所求.当下成办。所以张善和.张锺馗.临终地狱相现.念佛数声.即亲见佛来接引往生。如是利益.一代时教.百千万亿法门之所无者。吾常曰.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者。此之谓也。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见贤思齐.当仁不让。岂肯因循怠忽.以致一错而成永错乎哉。有血性汉子.断断不肯生作行肉走尸.死与草木同腐矣。勉旃勉旃。——《文钞》之《复邓伯诚居士书二》 印光大师 著述 佛弟子 敬译
版权所有:阿弥陀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