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结缘网

今世的生死只是一段短短的旅程

发布时间:2019-09-20 09:59:43作者:阿弥陀经结缘网

今世的生死只是一段短短的旅程

生死问题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命题,人类从产生以来就一直追问:人生从何来?人死往何去?如何看待生死?如何才能超脱生死?佛教认为众生可以通过修行达到超脱生死获得解脱。

最近看了一个故事让我颇多感慨:有一天,一位经验丰富的猎手,带着他心爱的猎枪,追杀一群山羊。当追到一个悬崖边的时候,这群山羊停止了逃命的脚步,它们的前面是一处悬崖,从这边崖壁到那边的崖壁相距有十米多远,再矫健的山羊都跳不过去,猎手看着这群即将到手的猎物也放慢了追赶的脚步。

但过了一会儿,一个不可思议的景象发生了,只见一只年老的山羊从悬崖边退了几步,然后毅然而迅疾地向对面的悬崖跳去,在这只老山羊刚跳出的刹那间,另一只年轻的山羊随后也向对面的悬崖跳去,在半空中踏在头一只老山羊的背上,以老山羊为跳板猛然地一蹬,落在对面的悬崖上,而那只老山羊悄无声息地摔落在万丈深渊之中。

随后其它的山羊,如同得到了同一个号令,用同样的方法和动作,一起一落,一生一死。部分年轻的山羊们就这样借助老山羊为跳板的方式跳到对岸逃生了,它们用自己的方式保住了整个种群的繁衍。而这一切仅用了几分钟,当猎人赶到的时候,一切都已经结束了,猎人看得目瞪口呆,感慨万千。

我想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思想,只是我们不了解他们罢了,就象这群山羊,虽然它们没有人类这么高的智商,但它们在面对死亡时为了群体的生存所表现的甘心赴死的勇气,是值得人类敬畏的。

佛教所看到的生命是无常变灭,无穷无尽的,如同江河之水滚滚不断,是刹那不停的变化着。死亡不是消失,死去的是躯壳,真正的生命则是绵延不断。是走出此生这一扇门,进入新生的另一扇门,从这个环境转换到另一个环境。;生,也未尝可 喜 ; 死 , 也 未 尝 可悲。生是死的延续,死是生的转换。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生死一如。佛教又强调超越生死,认为真正的生命是超越无常,求得解脱。因此人要正确地对待生死,不执着于生或不执着于死,而是将生死看作统一的有机结合体。

\

人生是短促的、有限的,《四十二章经》中记载;;佛问诸沙门曰:‘人命几何?’沙门答曰:‘数日之间’。佛曰:‘子未知道’。又一沙门答曰:‘饮食之间’。佛曰:‘子未知道’。又一沙门答曰:‘呼吸之间’。佛曰:‘善哉!子知道矣!’。从佛教角度看生死是;生命在呼吸间,人生是短暂的,人的一生大多不过几十年的,即使能活百年,在时间的长河中,亦不过是小小的涟漪而已。但正因为有了死,人才会为了在有限的生命里让生命展现灿烂的光辉而不懈努力,前仆后继;正因为有了死,才有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死赋予了人类生命太多的价值和意义。每个生命的存在本身都是一个美丽的奇迹。面对生命,我们要用慈悲的心来发现生命的美丽,我们要用赞美的心来感悟生命的美丽。

人无法预测自己的生命,更无法回避死神的到来。

生命有其坚强的一面:有的人可以在非常艰苦,受尽折磨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挑战生命极限的美国魔术师大卫·布莱恩把自己吊在泰晤士河畔的玻璃箱中,仅靠喝水艰难度过了44天,引得世人瞠目。有报道说12名煤矿矿工井下被困4天5夜,在氧气稀少、瓦斯含量极高的情况下,没有吃过一口干粮,没喝过一口干净水,凭借着对生命的渴望而被救出来,这些都是顽强生命创造的奇迹。但生命有时又如此脆弱和无法预测,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便可让一个健壮的生命瞬间消失。汶川8级的强烈地震中,在几分钟之内就将一处美丽的家园变成了人间地狱!无数鲜活的生命在一瞬间消失。地震发生的时候,许多孩子正在教室里上课,他们也一定憧憬美好的未来,想象着自己长大了做什么,但是灾难降临了,生命的轨迹在这一刻画上句号。

\

既然生命去来这么无常,我们更应该好好地爱惜它,让这无常、宝贵的生命,散发它真善美的光辉,映照出生命真正的价值。《大乘流转诸有经》说:;前识灭时名之为死,后识续起号之为生。生必有死,死是另一个生的开始。佛教非常正视生死问题,佛教生死观的积极意义在于肯定人有生老病死之规律,佛教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众生能够摆脱生死的羁绊从而把握今生。佛教称;人身难得,那么我们当然就要好好地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好好地活下去,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今生。佛教的观点就是希望我们能从死亡的噩梦里清醒过来,摆脱人生的各种贪欲,认清生命的无常,认识生命的真正意义。

佛经上说:;生又何尝生?死又何尝死?众生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都是处于一个循环中,死是生的开头,生是死的起点 。有生才有死,有死才有新的生。个体的人生是短促的、多苦的,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的生命会逐渐走向消亡。但一个个体的结束不是生命的完结。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生死一如。我很慨叹蚕这种动物,因为它阐释了生死的转换和生命的美丽。

蚕从出生到作茧自缚,完成了一个从生到死的转换。然后破茧而出,化蛹为蝶,完成了一个从死到生的转换。这个可爱的生灵让我们体悟到生死的真谛,生死本是对同一件事物不同阶段的不同描述。一定阶段的死实际上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是生与死的力量,使蚕化为美丽的蝴蝶,生死的转换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神奇。我感叹生命的神奇和伟大,死是为了更美的生。究竟何为生、何为死?我只能说生和死同样的美丽。

在生死轮回的路上,今世的生死只是一段短短的旅程。从出生到死亡只不过是一瞬间的事,也许你正处在花一样的青春年华阶段,还不能理解生命的短暂和生命中会遇到的各种苦难,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等到了白发苍苍时,才想起生命的可贵,但那时许多理想和希望已经成为过眼的烟云。根据佛教的启示,我们要好好运用今生为死亡早做准备,不要等病入膏肓时,才不得不反省人生。

我们注定要最终走向生命的尽头,但我们不能毫无意义地虚度生命,甚至造恶业。在人生的这段旅程中,我们的行为将决定将来的旅程,明白生命的幸福与痛苦,就更应相信自己目前的行为会改变未来的一切,从而抓紧一切机会,培养良好的行为,为社会及他人多做善事,多积善业。那么将来面对死亡时,我们心里就会多一份坦然,自己生活得也更有意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阿弥陀经全文

  • 阿弥陀经注音

  • 阿弥陀经讲解

版权所有:阿弥陀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