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是印度语“禅那”的略称。意译有许多种意思:静虑、思惟修、功德丛林等等。这些都是对“禅”的说明,而非禅本意。禅是实修实证的东西,由着精神的高度统—而防止散乱之心,而真正地透悟自己。
一般人很难理解真正的自己。虽然禅用各种专门用语表达这个自己,如“本来面目”、“无位真人”,“主中主”等,但要真正地抓住“它”,十年、二十年的坐禅仍然是必要的。最好向禅师参学,严格地精进修行。
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似乎是一个无缘话题,好像在一个和我们的生活毫无任何关系的的遥远之处。突然有—天,出现在身边时,原来生活就是禅,平常心就是道。这是非常流行的说法。
首先,我们的日常生活在从早到晚的二六时中,循环往复地运动着,从此至彼,从彼至此地不断运动着,有精神的,也有体力的。在那些繁忙的劳动中,偶尔得一时清闲,发现自已心中的宽阔天地,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这是进入禅的第一步。
用通俗的请来说,这是自己的内观反.也是仔细地思惟那个如此从早忙到晚的自己。用静静的、沉着的心专注地找到自己。那个自己是没有分别的自己,是超越善恶、迷悟的对立的自己。那个自己作为主中之主,能够将“自己”这颗小我之心带向遍在宇宙的大心,这就是所谓看到天地同根,万物一体的本来模样,是禅的根本意义所在。
那个根本之处也叫“本来无一物”。然而在那个“本来无一物”中,有鲜花明月,也有楼台阁宇自由自在地随处显现。遇茶喝茶,逢饭吃饭的没有造作的行为,便是禅的体现,是敢珍贵的事情。永嘉大师在其《证道敬》中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动中之静,不动智的神妙便是禅,是禅的醍醐之味。
泽庵禅师著有《不动智神妙录》一书,这是作为向柳生但马守披显剑道极意而流传下来的。这是一个非常通俗易懂的书。书中对什么是“不动智”做了如下说明:
何为诸佛不动智?不动,不料也。智,智慧也。不动非石木无性之意。向前、向左、向右,向四面八方而动之心,不住其动,乃不动智也。
就是说,“不动智”是指心不停留在某一事物上,看见某物的时候,心小为其所留便是不动。为什么?心若留止于物,便会起分别妄念,便是动。泽庵禅师称之为“无明住地烦恼”,是说心停住下来,分别便起,烦恼便生,本心便不能自由自在地运动。
关于本心,泽庵禅师说:
本心,不停两处,全体遍在。妄心,止思一处。本心集止一处,使成妄心。本心失于时所而非失。本心如水不住一处。妄心如冰,冰无洗物之用。化冰为水,自由流动,亦能洗物。心若住于一事一处,如冰不能自由流动,亦如冰不能用以洗物。心如水般融于全身,随所而欲,乃本心也!
这个说明告诉我们,本心和妄心本为一体。本心是未来之心,妄心乃本心停住于分别之处而起。用另一种话来说,妄心和本心便是有心和无心。有心是分别思虑所生病之心,止思在某一处,不能自由运动。相反地,无心是没有分别、没有思虑的。无心无处不在,自由去来,不住任何一处。
无心不是瓦石那样的没有心灵,只是心不住一处地随时随地地自由运动,随时随地地自由应用。这也叫“前后际断之活用”。全部身心、灵魂都专注在—点上,不瞻前顾后地抓住当下。这就是纵横都没有毫发可插之缝隙,快如电光石火的禅机。禅家都尊重这一点,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便是禅的灵活作用。这绝非易事,没有十年、二十年的棒下修行,一上来就要达到真正的悟境是不可能的。(信息来源:摘自《禅》)
编辑:明蓝
版权所有:阿弥陀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