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饮茶与佛教养生 佛教禁止饮酒,对酒的危害有过许多描述,还常常把酒肉放在一起加以杜绝。关于佛教对酒的态度,在本书的第二章曾经有过交代,这里就不再赘述。在禁酒的同时,佛教却对另一种饮料情有独钟,这种饮料,就是茶。
中国盛产茶叶,中国佛教与茶更是有着不解之缘。无论是修习禅定,还是修习止观,都需要修行者付出相当的努力,假如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是难以修成正果的。佛教的修行,对于修行者而言,在心力上有很高的要求,在体力上也有不小的消耗。以禅修为例,重视坐禅修行。坐禅讲究专注一境,静坐思维,而且必须保持跏趺而坐,不能卧床睡眠。即使心志再坚定、意志再强大,长时间的坐禅,难免会使人产生疲倦和睡眠的欲望。如何解决修行中解除疲劳的问题呢?酒固然能使人短暂的兴奋,但终究是乱性之物,为佛家所禁止。于是佛教徒将目光转向茶。饮茶不违反戒律,又可以消除修行产生的疲劳提神醒脑,使人神清气爽,思维清晰,且具有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的保健功效,于是乎,茶逐渐成为佛教徒最钟情的饮料。
1、茶对佛教徒的保健作用
茶叶能帮助佛教徒集中精神修炼。《神农本草经》说:“茶叶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神农食经》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华佗《食论》说:“苦茶久食,益意思。”可见我国传统医学很早就注意到茶叶提神益思的功效了。佛教提倡僧人在打坐的间隙饮茶,以休息和提神。比如唐代百丈禅师创《百丈清规》,就规定参禅一炷香后,僧人可以饮茶,稍事休息,称为“打茶”。唐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晚间参禅,过午不食,饮茶充饥,以助禅道。佛教徒认为,茶具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茶可以提神;吃饱腹胀时,茶能帮助消化,去除油腻;当****躁动时候,茶为“不发之药”,具有抑制欲望的作用。唐代诗僧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又有“三
饮得道”的说法:“一饮涤昏昧,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都是说茶具有帮助修行者集中精神的作用。这也已被现代科学所证明。英国著名的茶叶研究专家菲尔·埃文斯博士指出,医学研究表明,喝茶能使人记忆力变得更加集中和专注。因为茶叶中同时含有咖啡因和茶氨酸两种元素,作为茶叶中独有的成分,茶氨酸可以帮助饮茶者提神,而最近研究证明,茶氨酸同时还具有舒缓神经的作用,它和咖啡因协同作用时,能够让大脑保持清醒,可让饮茶者保持专注和集中精力。还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动物实验。用小白鼠分别喂饲生理盐水、绿茶浸出液和咖啡碱水溶液,然后放在回转器上测定其运动能量。结果表明喂饲茶叶浸出液后 60分钟即可明显促进其运动量,与生理盐水组有明显差异,咖啡碱纷增强运动量的作用最为显著。现代社会中出售的“避倦丸”,每粒含咖啡碱 100——300毫克,相当于 10克茶叶中的咖啡碱含量。茶叶提神的作用主要是茶叶中的咖啡减和黄烷醇类化合物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降低效应。其机理据认为是促进肾上腺体垂体的活动,阻止血液中儿茶酚的降解,此外还有诱导儿茶酚胺的生物合成功效。而儿茶酚胺具有促进兴奋的功能,对心血管系统有强大作用。与此相联系的是茶还具有益思的效应。有人用迷宫实验证明,用茶叶喂饲小白鼠后,具有使白鼠增强记忆力的效果。因
此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往往在感到疲乏时喝上一杯茶,刺激机能衰退的大脑中枢神经,使之由迟缓转为兴奋,集中思考力,以达到兴奋集思之功效。所以,佛教徒在修行时,假如精神涣散,心念无法集中,尤其是修习四禅八定时,对于心念的收摄有极高的要求,做不到时,不妨饮茶,以茶来帮助自己集中精神。
茶能帮助佛教徒驱除疾病。唐代陆羽的《茶经》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
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茶经》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关于茶的经典,在此它将茶提升到与醍醐、甘露相同的位置,证明茶对于头疼眼干,周身不适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在《茶经》的另一篇章中,陆羽又指出茶具有利尿、解毒疗疮、治小儿惊厥等药效。明代钱椿年的《茶谱》这样总结茶的保健去病功效说:“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正因为饮茶能使人少生疾病,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干脆称茶为“万病之药”。出家人常年喝茶,就能延年益寿。《茶经》引用《续名僧传》记载,南朝刘宋时期的和尚法瑶,姓杨氏,河东人,常年喝茶,活到 79岁。《旧唐书·宣宗纪》记载,大中三年(849),洛阳有个一僧人,活了 130岁,宣宗问他,是吃了什么药而致长寿的?僧人回答说:“我小时候很贫贱,不知什么药,只是从小本性就喜欢喝茶。”可见喝茶能祛病强身,使人长寿,佛教徒饮茶长寿的例子也不少见。近年来的一些研究从科学的角度,阐释了茶的祛病机理。如澳大利亚科廷大学与中国合作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天喝绿茶的男人与不喝绿茶的男人相比,前者患前列腺癌的概率是后者的三分之一,如果喝茶的时间已有多年的话,那么将会大大降低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妇女经常喝茶能降低子宫癌发病的危险。而美国佐治亚州医科大学口腔生物学家斯蒂芬·许博士,经过研究也发现,绿茶具有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常喝绿茶应该对Ⅰ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狼疮和干燥综合征等免疫系统疾病的防治有效果。其原因在于,绿茶中含有一种被称为 EGCG的多酚类物质,能够抑制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是对人体防病治病最有效的物质。上述各种茶效基本上是茶多酚在起作用。茶多酚为什么有益人体健康,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人体有一种“氧自由基”存在,过量的“氧自由基”诱发了各种致病因子,而茶多酚却能清除过量的“氧自由基”。因为茶多酚属于黄烷醇化合物的复合体,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因此,茶多酚能抑制脂质的过氧化,起到了对人体抗衰老效果。所以日常饮茶远胜过服维生素 E。
茶叶的抗癌作用,也和茶多酚有关。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往往吃进致癌物质亚硝酸盐,这种成份在人体内会合成亚硝胺,促使细胞癌变,而茶多酚的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却能阻断亚硝胺在体内合成,因此减少癌变的发生。所以科学家研究证实绿茶中的茶多酚可以防癌。茶多酚还能防治高血压和心脏病。它能为人清除“氧自由基”,有效地防止低密度脂蛋白的过氧化,保护了内皮细胞,防止了平滑肌斑块状增生和动脉粥样硬化,避免了心肌梗塞或脑梗塞,防止了人体心血管的脂质代谢紊乱。因此,多饮茶有益于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茶还能用来治疗痢疾,肠胃病或伤风感冒,这也跟茶多酚有关,因为茶多酚能对人体肠道内存在的多种细菌加以鉴别,长期存在无害机体的细菌不加杀伤,而偶然入侵者给予消灭,特别对中毒性细菌有强烈的杀灭功能,所以饮茶对人体消化系统有保护作用,甚至是口腔的清洁剂,可以防止龋齿。至于茶多酚的抗辐射特长主要由于它能降低了“氧自由基”代谢产物的含量,避免了人体中毒的缘故。
茶有如此重要的养生保健作用,无怪乎古往今来,高僧大德们大多重视茶、喜欢茶,乃至于嗜好饮茶。由此,茶与中国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2、茶与中国佛教的不解之缘
印度佛教中虽然也有零星的关于饮茶的记录,但那大多是将茶叶作为药来使用,真正与茶结下不解之缘的,还是中国佛教。须知,许多品种的茶叶,其原产地就是中国。千百年来,人们饮茶成习,茶文化已经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正因为中国佛教徒较早就认识到茶的保健、抗病、提神作用,故而提倡僧人饮茶,茶便与佛教珠联璧合,融入佛教的发展和佛教徒的日常生活之中。《百丈清规》多处提到“茶”,如“茶鼓”(击此鼓召集大众饮茶说法)、“奠茶”(供养佛菩萨)、“普茶”(请全寺僧众饮茶)等等。据唐代笔记《封氏闻见记》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可见由于禅宗的大力提倡,不仅寺院僧人饮茶成风,而且促进了北方民间饮茶习惯的进一步普及。道原《景德传灯录》中说及吃茶的地方就有六七十次之多。其中有:“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的记载。温州瑞鹿寺的本先禅师,“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礼拜,归下去打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此时,饮茶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寺院专设“茶头”掌握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并在寺门前派“施茶僧”数名,施惠茶水。佛教寺院中的茶叶,称作“寺院茶”,一般有三种用途:供佛、待客、自奉。《蛮瓯志》记载,觉林院的僧人“待客以惊雷筴(中等茶),自奉以萱带草(下等茶),供佛以紫茸香(上等茶)。盖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想不到如此众多的宗教活动竟然都与茶相关。因为僧人不能饮酒,所以皇帝就经常赐予高僧或名寺以茶叶,表示对出家人的尊敬。史书上多有唐代皇室赏赐佛门茶叶的纪录,如唐德宗曾赏赐奉诏译经的印度高僧智慧大师“茶三十串”,日本名僧圆仁到五台山,朝廷曾赐茶一千斤,可见茶是佛教丛林仪轨中重要的供养品。
也正由于中国佛教重视和提倡饮茶,茶叶总不能一直依赖朝廷恩赐,寺院必须自己更生,自己种植。本来,这也符合于禅宗“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祖训的。茶叶中很多名品都是由寺庙培植的,即使有些并非原产于寺院,但先前默默无闻,要跟寺庙、佛教、僧人相结合之后,才能名重天下。名茶创始于寺庙的,如碧螺春,原名“水月茶”,又称小青茶,由江苏洞庭山水月院僧人首先制作而得名,俗称“吓煞人香”,清香醇甜原产在缥缈峰西北深幽之地的小青山坞,山下有一古刹名“水月寺”,始建于梁大同四年(538),隋代大业六年废,唐光化年间山僧志勤化缘重建,天佑四年苏州刺史曹圭曾命名为明月禅院,北宋年间,真宗皇帝赵恒重新赐名为“水月禅寺”,寺中历代贡茶,故亦称为“水月贡茶院”。古寺中原有不少名人碑刻,最引人注目的是苏舜钦的《水月茶》诗一首刻于碑中,诗云:“万枝松覆青山坞,千树梨开白云园。无碍泉香夸极品,小青茶熟占魁元。 ”由此足见早在唐、宋时水月寺小青茶早就受到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的青睐。古时寺院有山地百亩,栽有茶树、梨树及其他果树。小青茶被列为贡品后,每年,山僧早春焙制的新茶,均有苏州府台派员用快马送往京都,深受帝王和百官的赞赏。后来清代康熙皇帝品尝此茶后,得知是洞庭山碧螺峰所产,改定名为“碧螺春”。清乾隆年间王应奎《柳南续笔》中记有此事:“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每岁土人持竹筐采归,以供日用,历数十年如是,未见其异也,康熙某年,按候以采而其叶较多,筐不胜贮,因置怀间,茶得热气异香忽发,采茶者呼吓煞人香。吓煞人者,吴中方言也,遂以名是茶云。自是以后,每值采茶,土人男女长幼,务必沐浴更衣,尽室而往,贮不用筐,悉置怀间,而土人朱元正独精制法,出自其家,尤称妙品,每斤价值三两。己卯岁(1699),车驾幸太湖,宋公购此茶以进,上以其名不雅,题之曰‘碧螺春’。自是地方大吏,岁必采办。”顾渚山贡茶紫笋,最早产自吉祥寺,君山银针产自君山白鹤寺,龙井产于杭州龙井寺,黄山毛峰产自云谷寺,大红袍出自武夷天山观;另外还有四川蒙山智炬寺的蒙顶云雾、徽州松萝庵的松萝茶等。僧人提倡种茶的也不少。佛教寺院提倡饮茶,同时主张亲自从事耕作的农禅思想,因而许多名山大川中的寺院都种植茶树,采制茶叶。如唐代湖州(今浙江吴兴)的山桑、佛师二寺,凤亭山的飞云、曲水两寺;常州(今常州)圈岭善权寺;钱塘(今杭州)天竺、灵隐两寺都出产茶叶。五代十国时,扬州禅智寺,寺枕山岗,建有茶园。宋代以后,南方凡是有条件种植茶树的地方,寺院僧人都开辟为茶园。由于佛教寺院大都建在群山环抱的山腰峡谷之中,自然条件宜于茶树生长。所以,现今我国众多的名茶中,有相当一部分名茶最初是由寺院种植的。如四川蒙山出产的蒙山茶,相传是汉代甘露普慧禅师亲手所植,称作“仙茶”。福建武夷山出产的“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宋元以后“武夷寺僧多晋江人,以茶坪为生,每寺订泉州人为茶师,清明之后谷雨前,江右采茶者万余人。”武夷岩茶以寺院所制最为得法,僧徒们按照不同时节采回的茶叶,分别制成“寿星眉”、“莲子心”和“凤尾龙须”三种名茶。明隆庆年间,僧徒大方制茶精妙,其茶名扬海内,人称“大方茶”,是现在皖南茶区所产“屯绿茶”的前身。浙江云和县惠明寺的“惠明茶”具有色泽绿润,久饮香气不绝的特点,它曾以特优的质量在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此外,产于普陀山的“佛茶”、黄山的“云雾茶”、云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浙江天台山万年寺的“罗汉供茶”、杭州法镜寺的“香林茶”等都是最初产于寺院中的名茶。北宋张商英的《护法论》记载:“断际禅师,每集大众栽松钁茶。”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僧人们由爱茶进一步发展为爱茶具,相传,紫砂陶壶是明代宜兴金沙寺中一位不知名的老僧创制的。他选用精细的紫砂细泥,捏成树瘿形坯胎,采用特殊的烧制方法制成。烧出的紫砂壶不仅造型简练大方,色调淳朴古雅,而且有很好的保味功能,泡出的茶汤醇郁芳馨,深受人们的喜爱。
3、“茶禅一味”
说到茶与佛教的关系,有个说法是绝对绕不过去的,那就是“茶禅一味”。照字面看,它是说茶与禅具有相同之处,茶道中蕴含禅意。那么,这个著名的说法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呢?它的深层含义又是什么呢?它与佛教养生又有着怎样一种关系呢?要解答这些问题,还得从“茶禅一味”的缘起说开去。
按照通常的说法,茶禅一味,源于夹山。夹山位于湖南常德市夹山县城东南,因“两山对峙,一道中通”而得名。晚唐咸通年间,朝廷派高僧善会来此开山建寺,其后唐懿宗、宋神宋、元世祖三个皇帝先后下旨修葺,故有“三朝御修夹山寺”之盛名。夹山寺的茶禅一味,始于善会,成于圆悟克勤。善会和尚是广东人,在咸通十一(870)年,受朝廷之派,定居夹山,聚僧二百余人。后人称之为“夹山和尚”。有人来向他问法:“太阳在什么地方?”他回答:“太阳在夹山的山顶上。”那人又问:“如何是夹山境地?”他回答说:“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语中呈现出一派清净自在之相。到了宋徽宋政和年间,圆悟克勤受沣洲刺史之约,入住夹山,他潜心研修禅与茶之关系,亲自挥笔写下了“茶禅一味 ”四字。后来,门人将其言行记录汇成《碧岩录》十卷,书名即出自善会的那两句偈句。之后克勤迁居金陵(今南京)、镇江等地,传法不辍。使得茶禅一味的思想也广为流布。那么,克勤又怎么会写下此四字的呢?这里还有一段佳话。众所周知,唐宋时期,中国与日本僧人交流频繁,在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日本僧人荣西禅师先在明州(今浙江宁波)天童寺和天台万年寺等寺院参拜,后又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拜天台万年寺虚庵为师,荣西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回国,在从中国带回禅宗的同时,还带去了茶种和饮茶方法,竭力在僧人与民间宣扬吃茶的好处,并著《吃茶养生记》,视茶为“上天的恩施”、“圣药之本源”。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日本僧人南浦昭明禅师来浙江余杭径山寺求学取经,拜虚堂禅师为师,回国时将径山茶宴仪式一并带走。再以后,又有日僧珠光访华,就学于克勤禅师。珠光学成回国时,克勤禅师根据佛理与茶理相通之义,书写“茶禅一味”四字相赠,这四字至今仍藏于日本奈良大德寺中。由此可见,茶禅一味的思想其实是经过几个朝代禅师的提炼,又承载了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追溯“茶禅一味”的来源,的确让人领悟,这四字是禅道与茶道关系的最佳也是最简练的概括。
那么,茶与禅究竟是不是一味的呢?其实在圆悟克勤之前,早就有人藉茶道来表现禅理了。当然,这里所说的“茶道”,是指喝茶中蕴含的道理,和今天那种带有表演性质的茶艺展示不同。《五灯会元》卷四记赵州从谂禅师的故事:“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 ’”这个故事看似荒唐,其实有极其丰富的意蕴需要我们去挖掘。首先,无论别人问答什么,情况如何,赵州和尚一律请他去吃茶,这就是禅宗将的“无分别心”,根植于一种众生平等的信念。其次,院主在听了新到的和尚的不同回答后,疑窦顿生,不能明了赵州禅师为何不加区别地让他们去吃茶?于是由此念头引发,问了赵州禅师一个问题。但在赵州从谂看来,这个问题属于无益的妄见,属于过度的思虑,而这正是修禅的大障碍。于是,就关照这位院主,老老实实去吃茶,不要胡思乱想。第三,面对不同的问题,禅师的回答只有三个字“吃茶去”。其中意义何在,究竟有何指向,就要靠听着观者自己的聪明智慧去领悟了。这“吃茶去”三字,其实正相当于禅宗的“棒喝”,可以使人猛然开悟,抛却一切分别心,消除一切妄念,一心修禅。这不是禅宗教导信徒的终极目标吗?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著名的“赵州茶”喝出的绝不仅仅是一番茶味,而是实实在在的禅意呵!借助茶来说禅理的公案还有不少。《五灯会元》卷九记有人问吉州资福如宝禅师:“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五灯会元》卷四记益州大随法真禅师回答别人提出的“生死到时如何 ”这一大问题时,居然轻轻巧巧地说:“遇茶吃茶,遇饭吃饭。”这又是将喝茶看作是平凡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禅理也正是蕴含在这样的生活中的,多思无益。
在从茶的那一面来看。它作为一种饮品,和别物不同,其味至清至纯,与禅家清净之心的十分契合。陆羽《茶经》中关于茶的烹制讲究“精”、“俭”二法,“精”指的是烹茶时水质、茶叶、火候、茶具等都有极为精到的要求;“俭”即在外不奢华,茶具要朴实,在内则要减思虑,省心计,专心致志于茶烹制、饮用的细节过程之上;碾茶要轻拉慢推,煮茶要三沸而定,点茶要提壶三注,饮茶要观色品味。这样茶道即是禅道,烹茶、饮茶便是在修心养性而参悟禅道乃至保任天机,禅茶一味,洵非虚语。所以饮茶便成为禅宗悟道之机和养生之术。
假如说,中国的“茶禅一味”更侧重于内在的体悟与思想的交融,那么日本的茶禅一味就可说是变成为一种风俗性或制度性的存在了。将圆悟克勤“茶禅一味”四字带回日本的僧人是珠光禅师,他是大德寺一休宗纯的弟子,他经过努力,融合中国禅茶一味与日本本土文化,形成以“和敬清寂”为特征的日本茶道。传说当年珠光曾入室请教“禅宗大意”,一休请他喝茶,珠光捧茶欲饮,一休一声断喝,举铁如意将茶碗击得粉碎,珠光错愕之际有悟,一休再问禅意如何,珠光答“柳绿花红”,一休一笑认可。后珠光专以“茶道”保任所悟,并开示云,“茶道的根本在于清心,这也是禅道的中心。 ”“人入茶室,外却人我之相,内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互间,谨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天下心国太平。”这便是日本茶道的理论基础,这样,汲水拾薪、烧水烹茶、供佛施人、啜饮默坐、插花焚香皆是习禅修行矣,“道在平常日用中”,“运水及搬柴,神通及妙用”,禅茶一味,才是茶道的精髓之所在。
当代的日木茶道专家里千家十五世家兀千宗室对茶道的定义是:“茶道是以茶和饮茶为契机,汇总了日本的宗教、艺术、道德、哲学、修身、社交等所有文化的总和体。所以它是一生的修习之道。 ”(引自廖育群《〈吃茶养生记〉——一个宗教医学典型案例的解析》)由此,我们也可以说,著名的日本茶道是由茶禅一味思想衍生出来的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