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结缘网

六根——修行的切入点

发布时间:2019-11-02 10:01:03作者:阿弥陀经结缘网

若以六根入门,外易离境,内可观心,可说是居于中介地位;不必有深定,也可身心安定,不必有深慧,也可以观察到根、境、识的依存缘起,颇为善巧。

修行的法门很多,各有偏重:有些重信愿,有些重智能,有些重慈悲,有些重禅定。但佛法的宗旨不外离苦得乐、自觉觉他;无论任何法门,都要能达到心灵品质的提升,包括明觉度、宁静度、柔软度和开放度,否则不是修行有偏差,就是功夫不够。

基本上,修行是整体的,包括身、口、意的净化。对于一个还没有完全决定修行方式的人来说,修行方式的抉择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包括个别性的考量和一般性的考量。

个别性的考量与个人特质有关,例如佛陀时代的两位出家的修行人,在出家之前,一位曾经是琴师,另一位曾经是守墓者。原先,琴师修的是不净观,守墓者修的是数息观,久久不得成就。后来,佛陀知道了,就把他们的修行方法相互掉换过来,结果都成就了。原来,这位曾经作过琴师的修行人熟悉音律节奏,数息才是符合他根性的法门,而另一位曾经作过守墓者的修行人,则早就熟悉死者身体腐烂的过程,不净观正是符合他根性的法门。

每个人适合的修行法门,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喜好来选择,例如:好思辨者从智能入门,依从性格者由信愿入门,而好简单者可从禅定入门,热心者则可由慈悲入门。然而,入门之后的修行,则以定慧为中心,依六根、六尘、六识、五蕴、六界等皆可为修行的下手处。但以现代人普遍定心不足、心思混乱的情况,以「识」、「蕴」(心为主)来修行,实有力不从心之感。至于,以六界(地、水、火、风、空、识)、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以境为主),则现代人普遍染着尘境,无力超离,如以污洗污,难以清净。

若以六根入门,外易离境(心力放在根与境的区分,当下就可以离境不染),内可观心(随着六根,溯及心识),可说是居于中介地位;不必有深定,也可身心安定,不必有深慧,也可以观察到根、境、识的依存缘起,颇为善巧。

\

当然,依六根修,还是有一些方法、要领的。例如,以眼根为中心,先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眼睛(包括整个视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觉知眼睛的移动、聚焦,你将会发现它就像录像机一样,眼前的影像如实地映现在屏幕、底片上,除了一堆色彩、形状之外,并没有实体的存在,必须透过「眼识」区分这些色彩、形状,再加以分类,形成主体和背景、动态和静态、个体和整体。在还没有经过意根、意识的作用之前,没有命名、比对,它是单纯的影像接收和储存作业而已,有点类似计算机的扫描和显像处理。要等到透过意根、意识的分析、解释才开始呈现出意义,例如:房子、这是房子、这是我的房子、这是漂亮的房子……等。

观察和分析是不同的,分析要透过思惟,观察则不需要,也就是直接去经历、接触它!当以眼根来修行时,眼对色生眼识的整个因缘,可以知道没有能见的我或心,也没有色(房子)的实体性,这就是缘起性空的实相。这种思惟、观察就是智能;思惟是思慧,观察是修慧。

同样的,依耳根修时,把注意力放在耳朵(包括整个听觉器官),感觉上,它就像接收器一样,接收各种高低、大小、音色不同的声音。只是听,不需加以解释、分析。

\

依鼻根修时,观察鼻子就像传感器一样,接收各种香、臭、各式各样不同的气味,不需加以解释、分析。

依舌根修时,观察舌头就像实验室的测试器一样,接收各种酸、甜、苦、辣、各式各样不同的味道,不需加以解释、分析。

依身根修时,观察整个身子就像传感器一样,接收各种冷、热、痛、痒、酸、麻、滑、涩、各式各样不同的触觉。

最后是意根,这是难度较高的修行,经由眼、耳、鼻、舌、身所得到的色、声、香、味、触五尘的讯息进入大脑,意识作用即加以分析、解释、记忆、推理、感受、判断,这是属于心理层次的活动,观察较为困难。而一旦有能力观察内心的活动,修行就进入较深的部份,更进一步可以领悟到,「心」只是意根接触法尘所起的作用,没有它的实体!

例如,当眼根看到红色的苹果,鼻根嗅到苹果的香气,手触摸到它的光滑,放在嘴里吃,舌根尝到它的滋味,心中生起「好吃」的想法和愉快的感受,下次到水果店看到苹果,脑中就浮现上次的记忆,口水都分泌出来啦!这就是六根对六尘生六识的观察。

依六根修,是定与慧的修习。在正念正知之中,收摄六根,不散乱、不昏沉,即是定。这不是封闭式的隔绝外境、专注于所缘境,而是了了分明、宁静、安住于当下所发生的现象。收摄并不妨害日常生活,且对我们的心有适度的防护作用,不致因为攀缘尘境而生起种种烦恼。

其次,依于六根也可以修习智能:就在六根对六境生六识的当下,现观其无常变化、因缘和合;这不是想象、推测,而是实际的观察和印证。在动态之中,固然可以立即确认它是无常变化,例如一天的活动,内在的身心、外在的环境,都是不断地变动的;至于静态之中,也不表示永远不动,时间拉长就可以发现它的变化,例如人会成长,也会衰老,房子、车子、用具,久了会变旧。如果更细密的观察,它只是呈现外表的稳定、平衡状态,而内部其实是变动的,例如:湖面的水,远看是平静无波的,近看却有小小的涟漪。又如在静坐时,身体虽然是不动,心跳、呼吸、血液循环却进行着,维持生命的机能。

因缘和合的观察也是如此,无论动态或静态,都由于因缘而引发,或是内在的因,或是外在的缘,都可以促成改变,例如:因为工作的收入才使银行存款增加,因为伙食、缴贷款、买书而银行存款减少;至于静态也非单一性的,而是众多因缘的聚集、结合而成,例如:一只金戒指,那是结婚戒指,它含了工匠的巧思,以及夫妻俩对它造型的欣赏,更代表对夫妻感情不变的期许,这就是它的因缘。也就是说:金戒指不仅仅是金戒指而已。

由于六根对六尘生六识的观察,确认无常、缘起的事实,知道其中没有固定性、绝对性、单一性、实体性,诸法无自性,空寂无我。心不执取,戏论、攀缘止息,不贪不瞋,自在、平静,这就是修习六根法门的法味、法乐啦!(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明蓝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阿弥陀经全文

  • 阿弥陀经注音

  • 阿弥陀经讲解

版权所有:阿弥陀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