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结缘网

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王绩《过酒家五首》赏析

发布时间:2023-02-20 06:02:36作者:阿弥陀经结缘网
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王绩《过酒家五首》赏析 《过酒家》

【年代】初唐

【作者】王绩

【体裁】五言绝句

过酒家五首

洛阳无大宅,长安乏主人。黄金销未尽,只为酒家贫。

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

竹叶连糟翠,蒲萄带曲红。相逢不令尽,别后为谁空。

对酒但知饮,逢人莫强牵。倚炉便得睡,横瓮足堪眠。

有客须教饮,无钱可别沽。来时长道贳,惭愧酒家胡。

作者简介:

王绩(585-644)唐代诗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隋末名儒王通之弟。隋炀帝时,举孝悌廉洁,授秘书省正字,六合县丞,因嗜酒被劾而还乡隐居。唐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侍中陈叔达闻其嗜酒,特准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后弃官归隐东皋而终。工诗善文,作品多以田园、隐逸生活为题材,常以阮籍、陶潜自况。诗风朴素自然,洗尽六朝铅华,为初唐诗坛带来生气,且对五律的成熟,有所贡献。

赏析:

王绩嗜酒,声称求官是“良酝可恋”。有“斗酒学士”、“酒家南董”的雅称。自撰《五斗先生传》、《醉乡记》以示其好,崇尚刘伶、阮籍、陶渊明风范。其人醉梦度一生,因酒被罢免,也因酒闻名。《过酒家》又作《题酒店壁》,共五首。

第一首感于京都无人引荐,只能一头钻进酒肆。“洛阳无大宅,长安乏主人。黄金销未尽,只为酒家贫。”唐代人喜欢饮酒,因此餐饮业特别发达,在洛阳、长安这样的大都市里,高档酒楼林立,酒筵极尽奢华。当时的大都市里,有许多胡人开的酒肆,那里不仅有胡酒,还有迷人的胡姬,贺朝在《赠酒店胡姬》就生动描写了当时的情景:“胡姬春酒店,弦管夜锵锵。红毾铺新月,貂裘坐薄霜。玉盘初鲙鲤,金鼎正烹羊。上客无劳散,听歌乐世娘。”在这繁华的都市消费,有多少金山银山也会被挥霍净尽,那街头的浪子不知有多少曾是“银鞍白马度春风”,“笑入胡姬酒肆中”的五陵少年。

第二首承前交待迷酒原因:“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这些日子长饮不止,常酒醉不醒,但这与内在“性灵”追求是毫无关涉的。“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这两句是上两句的补充,说明不“养性灵”而“长昏饮”的原因,表面上似乎说自己昏醉不醒是随波逐流,但实际意义却正相反。“眼看”“何忍”见出其中的痛切与无奈。从人醉己也醉的酒语中,强意识迸发出“举世沉浊,不可与庄语”的愤闷和不满。从字面上反用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又前置“何忍”加强语气的强度,折射出一种“高情胜气,独步当时”(辛元房《唐才子传·王绩》)的清醒感。王绩身处隋末衰乱之际,在隋炀帝大业(605-618)年间,“不乐在朝”为秘书省正字,求为六合丞,目睹“豺狼塞衢路”的现实,即以俸钱,积于县门,弃官还乡,临去叹曰:“网罗在天,吾且安之!”这种“我为涸辙鱼”的危惧,正是从在人尽醉世事昏乱国将败之预感中产生的切肤之痛。因此不忍独醒蕴含求醉的矛盾苦衷,是遁世语,亦是愤世语。该诗很符合一个“长昏饮”之人的口吻,脱口而出,不假思忖,看似胸襟全敞,而一片苦闷心思,借助五绝短句促调,更显真切。既与滥行于隋末轻侧浮艳的宫体诗不同,也与初唐风靡艳丽的六朝余习有别,质朴不群的风格迥异时流,“如鸾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翁方纲《石洲诗话》)

第三首:“竹叶连糟翠,葡萄带曲红。相逢不令尽,别后为谁空。”大意是:胡酒以色酒居多,那诱人的颜色能引起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可以联想到翠绿的竹叶,也可以想象它是舞女的绿罗轻衫;可以联想到那甜美的葡萄,也可以想象它是舞女甜美的红唇。这样的美酒佳酿要和朋友一起分享,分别后不知到哪里还能喝到,即使能喝到,一个人喝也没有什么意思。

第四首:“对酒但知饮,逢人莫强牵。

倚炉便得睡,横瓮足堪眠。”大意是:喝酒但求尽兴,不要强迫别人。饮者随意,能喝多少,喝多少;想喝多少,喝多少。喝醉了,躺在酒垆间就休息,或者把酒瓮放倒,钻进酒瓮睡上一觉,在梦中继续饮酒。

最后一首:“有客须教饮,无钱可别沽。来时长道贳,惭愧酒家胡。”大意是:人活着,就为了这张脸,朋友相聚,一定要请他一醉方休。然而,千万不能忘记带钱,不能赊帐,要带足了银子去喝酒。王绩可以说是唐代第一酒徒。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阿弥陀经全文

  • 阿弥陀经注音

  • 阿弥陀经讲解

版权所有:阿弥陀经结缘网